[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镍氧化锌复合磷酸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11835.1 | 申请日: | 2016-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8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昌;徐广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7/185 | 分类号: | B01J27/18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磷酸 钇催化剂 电解槽 氧化镍 氧化锌 电解质 烘干 滴加 制备 阴极 去离子水洗涤 磷酸钠溶液 硝酸钇溶液 持续搅拌 处理效率 固液分离 金属镍片 晶体结构 光降解 双阳极 碳酸钠 石墨 后向 锌片 煅烧 催化剂 电解 沉淀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镍氧化锌复合磷酸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采用一个以石墨为阴极,金属镍片和锌片为双阳极的电解槽,以0.05~0.1mol/L碳酸钠为电解质,对电解槽内电解质进行搅拌,并分别通入1~2A电流,通入20min后向电解槽中加入向5~10mL浓度为0.1~0.5mol/L的硝酸钇溶液,再向其中滴加10~15mL浓度为0.02~0.08mol/L磷酸钠溶液,滴加完成后持续搅拌和电解2~4h后沉淀,固液分离,将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3~5遍,在105℃下烘干;将烘干得到的产品在400~600℃下煅烧5~8h,即可得到一种氧化镍氧化锌复合磷酸钇催化剂。所制得的催化剂有较好的晶体结构且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稳定,光降解处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控制新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镍氧化锌复合磷酸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来自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毒害有机污染物严重威胁着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寻求一种新型高效的环境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光催化技术因其节能、高效、污染物降解彻底、无二次污染优点,目前已成为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兴环境治理技术。近年来,新型高效的可见光光催化剂的研制成为光催化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具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的光催化材料,因其独特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和高效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然而,目前所报道的可见光光催化材料大多具有较高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和较差的可见光吸收,导致其量子效率较低。因此,开发新型高效可见光光催化材料,拓展半导体材料光谱响应范围以及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有效分离,成为目前光催化材料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光催化降解污染物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氧化镍氧化锌复合磷酸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氧化镍氧化锌复合磷酸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一个以石墨为阴极,金属镍片和锌片为双阳极的电解槽,以 0.05~0.1mol/L碳酸钠为电解质,对电解槽内电解质进行搅拌,并分别通入1~2A电流,通入20min后向电解槽中加入5~10mL浓度为 0.1~0.5mol/L的硝酸钇溶液,再向其中滴加10~15mL浓度为0.02~0.08mol/L磷酸钠溶液,滴加完成后持续搅拌和电解2~4h后沉淀,固液分离,将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3~5遍,在105℃下烘干;将烘干得到的产品在400~600℃下煅烧5~8h,即可得到一种氧化镍氧化锌复合磷酸钇催化剂。
与传统催化剂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越性:首先利用电解的方法形成氢氧化镍和氢氧化锌胶体,形成氢氧化镍、氢氧化锌胶体颗粒附着于磷酸钇颗粒表面,形成均匀的复合体,最后煅烧形成所需的催化剂。所制得的催化剂有较好的晶体结构且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稳定,光降解处理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采用一个以石墨为阴极,金属镍片和锌片为双阳极的电解槽,以 0.1mol/L碳酸钠为电解质,对电解槽内电解质进行搅拌,并分别通入2A电流,通入20min后向电解槽中加入10mL浓度为0.5mol/L 的硝酸钇溶液,再向其中滴加15mL浓度为0.08mol/L磷酸钠溶液,滴加完成后持续搅拌和电解4h后沉淀,固液分离,将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5遍,在105℃下烘干;将烘干得到的产品在600℃下煅烧8h,即可得到一种氧化镍氧化锌复合磷酸钇催化剂。
将制得的氧化镍氧化锌复合磷酸钇催化剂用于处理含酸性大红废水:0.2g氧化镍氧化锌复合磷酸钇催化剂加入到40mL浓度为40 mg/L的酸性大红废水中,在300w金卤灯照射下,反应2h,脱色率为93.7%。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1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扰动挖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焚烧飞灰熔盐热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