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含铬钒酸性液中络合分离铬与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1770.0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4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郑诗礼;乔珊;陈晓芳;王晓健;范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34/32;C22B34/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胺类有机物 酸性液 络合分离 解离 固液混合物 络合沉淀物 铬钒 含铬 过滤 无机沉淀物 碱性条件 碱性物质 结构转化 络合反应 络合作用 酸性条件 铬分离 铬络合 可循环 补加 夹带 返回 新鲜 应用 | ||
1.一种从铬钒酸性液中络合分离铬与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一定温度与pH值的条件下向铬钒酸性液中加入步骤(4)返回的胺类有机物,并补加少量新鲜胺类有机物,酸性液中的钒与胺类有机物发生络合反应,并产生沉淀物,铬不与胺类有机物发生络合作用;
(2)将步骤(1)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可得到分离钒后的含铬酸性液及钒的络合沉淀物;
(3)将钒的络合沉淀物在碱性物质中进行结构转化,实现钒与胺类有机物的解离;
(4)将步骤(3)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分别得到钒的无机沉淀物及解离的胺类有机物;碱性条件下解离的胺类有机物可循环用于酸性条件下铬与钒的络合分离过程;
步骤(1)中所述的络合反应温度为20~60℃,酸性液pH值为1~4;
步骤(1)中所述的胺类有机物为含有NR3基团的有机物,其中R为取代NH3基团中H的元素或基团,为烃基、苯环、CS2、NO、O或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络合反应温度为2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络合反应前酸性液pH值为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络合反应前酸性液pH值为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胺类有机物为铜铁试剂(N-亚硝基苯胲铵),钽试剂(N-苯甲酰-N-苯基羟胺),钒试剂(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氨水、碳酸铵、氢氧化钾、碳酸钾、氢氧化钙、氧化钙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17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