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搅拌摩擦连接无钥匙眼搅拌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1673.1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4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汪洪峰;汪建利;宋娓娓;刘胜荣;褚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45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摩擦 连接 钥匙 | ||
一种搅拌摩擦连接无钥匙眼搅拌头,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带夹持柄的闷盖、大圆筒、小圆筒、搅拌针、搅拌针柄、微型电机、信号接收/发射器和螺栓组成,所述的闷盖上的夹持柄与闷盖相连;闷盖与大圆筒的一端相连;小圆筒设置在大圆筒)的另一端面上,小圆筒内壁车有螺纹,小圆筒的一端伸出大圆筒外,小圆筒伸出大圆筒的外部表面与搅拌针上部构成搅拌头轴肩,搅拌针与搅拌针柄为一体,且搅拌针柄外圆车有螺纹以便与小圆筒内壁的螺纹相配合;搅拌针柄位于大圆筒中的一端连接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上装有信号接收/发射器。本发明结构简单,装配和维修方便,能实现无钥匙眼缺陷的搅拌摩擦连接,提高了板材搅拌摩擦连接外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摩擦连接技术,尤其是一种搅拌摩擦连接用搅拌头,具体地说是一种搅拌摩擦连接无钥匙眼搅拌头,其主要用于板材搅拌摩擦连接过程中实现搅拌和挤压作用成形的,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无钥匙眼孔洞的搅拌摩擦连接用特制搅拌头。
背景技术
搅拌摩擦连接技术是目前连接技术中较为先进的技术,搅拌摩擦连接技术的发展一部分主要依赖搅拌头设计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应用较多的搅拌头就是无收缩的搅拌头,即在搅拌摩擦连接结束后,留下钥匙眼孔洞的缺陷,往往无法满足一些用户的要求。如搅拌摩擦连接汽车的轮毂就不可以出现钥匙眼,搅拌摩擦连接新能源汽车电池框也不可以出现孔洞。有些平板可能通过预留一段长度,然后切除的办法去除钥匙眼,但这种办法首先应用比较窄,另外要花费多余材料,加大工件成本,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钥匙眼大大阻碍了搅拌摩擦连接技术的应用发展。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的制造理念下设计制造出这种搅拌摩擦连接无钥匙眼搅拌头,保证了用户了需求,从而也提高了连接的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搅拌头加工后会产生钥匙眼而造成材料浪费,增加加工成本的问题,设计一可实现无钥匙眼缺陷的搅拌摩擦连接搅拌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搅拌摩擦连接无钥匙眼搅拌头,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带夹持柄9的闷盖1、大圆筒2、小圆筒3、搅拌针4、搅拌针柄5、微型电机6、信号接收/发射器7和螺栓8组成,所述的闷盖1上的夹持柄9与闷盖1相连或为整体结构;闷盖1通过螺栓8与大圆筒2的一端相连;小圆筒3设置在大圆筒2的另一端面上,小圆筒3内壁车有螺纹,小圆筒3的一端伸出大圆筒2外,小圆筒3伸出大圆筒2的外部表面与搅拌针4上部构成搅拌头轴肩,搅拌针4与搅拌针柄5为一体,且搅拌针柄5外圆车有螺纹以便与小圆筒3内壁的螺纹相配合;搅拌针柄5位于大圆筒2中的一端连接有微型电机6,微型电机6上装有信号接收/发射器7;夹持柄9与主轴相连后即可进行搅拌摩擦连接,待连接快要结束时,信号接收/发射器7发射信号给微型电机6,启动微型电机6带动搅拌针柄5旋转,将搅拌针4收缩到小圆筒3内,使得搅拌针4下部与小圆筒3伸出大圆筒的端面相平,此时,再通过信号接收/发射器7发射信号给微型电机6使其停止转动,但此时整个搅拌头还在主轴的带动下继续作旋转,停止主轴转动,使整个搅拌头停止运动,这样连接的板材表面在小圆筒3端面的作用下就不会出现钥匙眼。
所述搅拌针4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和沟槽。
所述的大圆筒2、小圆筒3、搅拌针4、搅拌针柄5以及夹持柄9的轴线在一条线上。
所述的螺栓8的数量为4或6个,视闷盖和大圆筒直径而定。
所述的小圆筒3与大圆筒2为整体或分体式结构。
所述的小圆筒3伸出大圆筒2外的高度h为2~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装配和维修方便,能实现无钥匙眼缺陷的搅拌摩擦连接,提高了板材搅拌摩擦连接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学院,未经黄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1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