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垫本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9272.2 | 申请日: | 201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落合充吉;林田彻雄;村田义幸;中川佳久;稻垣亚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62 | 分类号: | B60N2/62;B60N2/64;B60N2/5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槽 座椅衬垫 座椅罩 衬垫部 垫本体 中间部 变形 宽度增加 拉入 椅罩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垫本体,所述垫本体包括座椅衬垫和座椅罩,所述座椅罩在座椅罩的表面被结合到座椅衬垫的表面的状态下覆盖座椅衬垫的表面。座椅衬垫包括拉槽(13),座椅罩的中间部被拉入到所述拉槽内,使得座椅罩的中间部的表面被结合到拉槽(13);和变形促进结构,所述变形促进结构被构造成促进拉槽(13)附近的附近部(14)的弯曲以促进一个衬垫部相对于另一个衬垫部在拉槽(13)的槽宽度增加的方向上的弯曲,所述一个衬垫部通过拉槽(13)与所述另一个衬垫部分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垫本体。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如下垫本体,其中在座椅罩的表面被结合到座椅衬垫的表面的状态下座椅罩覆盖座椅衬垫的表面。
背景技术
一般地,已知包括所谓的覆盖一体化泡沫模制垫本体的车辆座椅,在所述垫本体中,座椅衬垫与座椅罩一体地泡沫模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92635(JP 2005-192635 A))。覆盖一体化泡沫模制垫本体在座椅罩被直接结合到座椅衬垫的状态下模制,并且因此,凹陷部可被容易地形成在座椅罩中而不需要通过拉动构件将座椅罩拉动到座椅衬垫中。
发明内容
然而,在传统的技术中,座椅罩在大致整个区域上被一体结合到座椅衬垫,并且因此,在座椅罩和座椅衬垫从就座乘员接收本体压力以被弯曲时,难以弯曲座椅罩和座椅衬垫,因为与其中座椅罩和座椅衬垫单独提供且根据它们的个体特性被弯曲的构造相比,座椅罩和座椅衬垫在变形上的自由度低。
本发明使得能够促进垫本体的弯曲,在垫本体中,座椅罩在座椅罩的表面被结合到座椅衬垫的表面的状态下覆盖座椅衬垫的表面。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包括座椅衬垫和座椅罩的垫本体,所述座椅罩在座椅罩的表面被结合到座椅衬垫的表面的状态下覆盖座椅衬垫的表面。座椅衬垫包括拉槽,座椅罩的中间部被拉入到所述拉槽中,使得座椅罩的中间部的表面被结合到拉槽;和变形促进结构,所述变形促进结构被构造成促进拉槽附近的附近部的弯曲以促进一个衬垫部相对于另一个衬垫部在拉槽的槽宽度增加的方向上的弯曲,所述一个衬垫部通过拉槽与所述另一个衬垫部分开。
利用以上构造,变形促进结构促进了一个衬垫部相对于另一个衬垫部在拉槽的槽宽度增加的方向上的弯曲,所述一个衬垫部通过拉槽与所述另一个衬垫部分开。相应地,即使在垫本体被构造成由于座椅罩到座椅衬垫的表面结合而难于变形的情况中,也可以通过变形促进结构促进垫本体的弯曲。
在以上方面中,拉槽可被形成在座椅衬垫的主表面和侧撑表面之间的边界部中;主表面可被构造成从背侧支撑就座乘员的身体;并且侧撑表面可被构造成相对于主表面突出使得在侧撑表面和主表面之间形成一角度,且侧撑表面可被构造成从横向侧支撑就座乘员的身体。
利用以上构造,变形促进结构允许从横向侧支撑就座乘员的身体的侧撑表面更柔性地弯曲。这相应地使得能够合适地调整侧支撑部的硬度,所述侧支撑部从横向侧支撑就座乘员的身体。
在以上方面中,拉槽的底面可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其中底面在槽高度方向上延伸以扩大拉槽的周缘长度。
利用以上构造,拉槽的内周表面的周缘长度可被扩大而不改变拉槽的槽宽度。这可使得能够更容易地弯曲垫本体。
在以上方面中,拉槽的侧面可形成为如下形状,即其中侧面在槽宽度方向上延伸以扩大拉槽的周缘长度。
利用以上构造,拉槽的内周表面的周缘长度可扩大而不改变拉槽的槽深度。这可使得更容易地弯曲垫本体。
在以上方面中,缝合部可被定位在拉槽的底面上,在所述缝合部中,构成所述座椅罩的罩件被缝合在一起。
利用以上构造,能够将座椅罩合适地拉入并配合到拉槽中,而不在回复方向上强烈施加座椅罩的弹性力。此外,能够使用座椅罩的缝合部作为折叠线以在拉槽中形成折痕(即,能够沿缝合部形成折痕),这使得能够以良好的外观打开(展宽)拉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09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