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鎵基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07438.7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8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励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1/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鎵基异质结 场效应 晶体管 结构 | ||
1.一种氮化鎵基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包括以下特征:
1.至少有一层宽禁带势垒层AlGaN与窄禁带材料GaN形成I型异质结,二维电子气(2DEG)位于异质结界面的GaN一侧;
2.外延层表面有源极,栅极和漏极,栅极结构可以是平面型栅极或沟槽型栅极,源极和栅极之上可以有场板;
3.其中至少有一P型区域被放置在源区内周围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之(1)所述的宽禁带势垒层AlGaN的厚度为10nm至50nm,窄禁带材料GaN为非故意掺杂的,其厚度为1um至5um。
3.根据权利要求1之(3)所述的P型区域,其大小宽度为0.2um至5.0um,从半导体外延层表面延续至氮化鎵表面之下,深度大于0.1微米,源极金属与P型区域的接触部分为金属/P型区的欧姆接触或接近欧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之(3)所述的P型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型区域在工艺上是透过离子注入或是浸没式离子注入(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或是外延层生长方法形成的。
5.一种氮化鎵基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包括以下特征:
1.至少有一层宽禁带势垒层AlGaN与窄禁带材料GaN形成I型异质结,二维电子气(2DEG)位于异质结界面的GaN一侧,其中宽禁带势垒层AlGaN的厚度为10nm至50nm,窄禁带材料GaN为非故意掺杂的,其厚度为1um至5um;
2.外延层表面有源极,栅极和漏极,栅极结构可以是平面型栅极或沟槽型栅极,源极和栅极之上可以有场板;
3.其中至少有一P型区域被放置在源区内周围附近;
4.其中至少有一P型区域被放置在栅极与漏极之间而偏于靠近栅极,这部份分独立的P型区域是没有被连接到别的P型区域,也没有被连接至源极金属或栅极金属。
6.根据权利要求5之(3)所述的P型区域,其大小宽度为0.2um至5.0um,从半导体外延层表面延续至氮化鎵表面之下,深度大于0.1微米,源极金属与P型区域的接触部分为金属/P型区的欧姆接触或接近欧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之(3)所述的P型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型区域在工艺上是透过离子注入或是浸没式离子注入(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或是外延层生长方法形成的。
8.一种氮化鎵基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包括以下特征:
1.至少有一层宽禁带势垒层AlGaN与窄禁带材料GaN形成I型异质结,二维电子气(2DEG)位于异质结界面的GaN一侧,其中宽禁带势垒层AlGaN的厚度为10nm至50nm,窄禁带材料GaN为非故意掺杂的,其厚度为1um至5um;
2.外延层表面有源极,栅极和漏极,栅极结构可以是平面型栅极或沟槽型栅极,源极和栅极之上可以有场板;
3.其中至少有一P型区域被放置在源区内周围附近;
4.其中至少有一P型区域被放置在栅极与漏极之间而偏于靠近栅极;
5.以上所述的P型区域,其大小宽度为0.2um至5.0um之间,从半导体外延层表面延续至氮化鎵表面之下,深度大于0.1微米,源极金属与以上所述的P型区域的接触部分为金属/P型区的欧姆接触或接近欧姆接触,这些P型区域在工艺上是透过离子注入或是浸没式离子注入(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或是外延层生长方法形成的。
9.一种氮化鎵基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结构,包括以下特征:
1.至少有一层宽禁带势垒层AlGaN与窄禁带材料GaN形成I型异质结,二维电子气(2DEG)位于异质结界面的GaN一侧,其中宽禁带势垒层AlGaN的厚度为10nm至50nm,窄禁带材料GaN为非故意掺杂的,其厚度为1um至5um;
2.外延层表面有源极,栅极和漏极,栅极结构可以是平面型栅极或沟槽型栅极,源极和栅极之上可以有场板;
3.其中至少有一P型区域被放置在源区周围附近;
4.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在栅极与漏极之间的P型区域是连接至源区里的P型区,这连接是经由P型区来连接,並非经由金属来连接,这用于连接的P型区从栅极靠近漏极的一边的P型区延续至栅极与源极之间的P型区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之(3)和(4)所述的P型区域,其大小宽度为0.2um至5.0um,从半导体外延层表面延续至氮化鎵表面之下,深度大于0.1微米,源极金属与P型区域的接触部分为金属/P型区的欧姆接触或接近欧姆接触,这些P型区域在工艺上是透过离子注入或是浸没式离子注入(Plasma Immersion Ion Implantation)或是外延层生长方法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励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励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074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