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装置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6332.1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4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镇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9/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孙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抛物面碟盘,其中抛物面碟盘具有一焦点;
接收器,位于所述焦点,具有多个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之一者接收第一数据流,所述接收单元之另一者接收第二数据流,所述第一数据流与所述第二数据流之极化方向非正交;以及
处理单元,透过第一信道由所述接收单元之一者取得所述第一数据流、透过第二信道由所述接收单元之另一者取得所述第二数据流,并同时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流以及第二数据流以提升吞吐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系以所述抛物面碟盘之轴线为轴心以不同转动角度设置,并以相同角度间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组件,所述反射组件位于接收器之一侧,通过反射所述第一数据流、所述第二数据流以增加信号传输的增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使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传输所述第一数据流、所述第二数据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与所述第二信道实体分离,透过所述第一信道取得所述第一数据流,透过与所述第一信道不同的所述第二信道取得所述第二数据流。
6.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天线装置,包括:
第一抛物面碟盘,其中第一抛物面碟盘具有第一焦点;
第一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一焦点,具有多个第一接收单元,所述第一接收单元之一者接收第一数据流,所述第一接收单元之另一者接收第二数据流,所述第一数据流与所述第二数据流之极化方向非正交;
第一处理单元,透过第一信道由所述第一接收单元之一者取得所述第一数据流、透过第二信道由所述第一接收单元之另一者取得所述第二数据流,并同时处理所述第一数据流以及所述第二数据流以提升吞吐量;以及
第二天线装置,包括:
第二抛物面碟盘,其中第二抛物面碟盘具有第二焦点;
第二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二焦点,具有多个第二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接收单元之一者接收第三数据流,所述第二接收单元之另一者接收第四数据流,所述第三数据流与所述第四数据流之极化方向非正交;以及
第二处理单元,透过第三信道由所述第二接收单元之一者取得所述第三数据流、透过第四信道由所述第二接收单元之另一者取得所述第四数据流,并同时处理所述第三数据流以及所述第四数据流以提升吞吐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及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系分别以所述第一抛物面碟盘之轴线及所述第二抛物面碟盘之轴线为轴心以不同转动角度设置,并以相同角度间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装置与所述第二天线装置分别包括:
第一反射组件,所述第一反射组件位于第一接收器一侧;以及
第二反射组件,所述第二反射组件位于第二接收器一侧,通过反射所述第一数据流、所述第二数据流、所述第三数据流、所述第四数据流以增加信号传输的增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及所述第二接收单元使用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传输所述第一数据流、所述第二数据流、所述第三数据流、所述第四数据流。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之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道与所述第二信道实体分离,透过第一信道取得第一数据流,透过与第一信道不同的第二信道取得第二数据流;其中所述第三信道与所述第四信道实体分离,透过所述第三信道取得所述第三数据流,透过与所述第三信道不同的所述第四信道取得所述第四数据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63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