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性绝缘器及其应用的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93369.9 | 申请日: | 2016-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6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枬 | 申请(专利权)人: |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辉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463 | 分类号: | H01M50/463;H01M50/5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及其 应用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性绝缘器及其应用的电池,电性绝缘器包括一隔离区域及一支撑区域,支撑区域设置并包覆隔离区域的周缘表面及至少局部的侧表面。所述的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性绝缘器,其设置并接触于电池的活性材料层,由于电性绝缘器在正投影方向上至少完全覆盖其中一活性材料层,因此可使正、负极活性材料层完全隔绝,达到避免内部短路发生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器,特别是指一种电性绝缘器及其应用的电池。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电池内部的正、负极层发生短路,必须通过夹设于两极层之间的隔离层来达到电性绝缘的目的,而常见的隔离层材料有聚乙烯、聚丙烯,但此类材料所制成的隔离层在高温的操作环境下容易发生卷缩,因此,虽然在电池的设计上,隔离层的尺寸都是大于正极极层、负极极层面积,不过当隔离层一旦发生卷缩,则正极极层、负极极层发生局部性的接触,而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局部的短路,但,随着短路的发生而产生大量的热能,蓄积于电池内部的热能会快速地导致隔离层发生更严重的卷缩,进而使得电池自其内部引发全面性的短路,最终则是导致热失控。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后续则发展出在上述的隔离层表面上涂布含有陶瓷材料的涂层,通过陶瓷材料可耐较高温度的特性,使涂敷有陶瓷涂层的隔离层可承受较高的操作温度,不过由于隔离层的主体仍是以高分子材料所构成(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在高温操作一段时间后仍是会因为热能蓄积在电池内部而导致隔离层中的高分子材料发生结构变化,使隔离层发生卷缩,隔离层一旦发生了卷缩的现象,则势必伴随着电池内部短路的问题,接着便会因为热能的蓄积而导致更严重的短路与更大量的热能产生,最终仍是导致热失控。
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电性绝缘器及其应用的电池,以有效克服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性绝缘器及其应用的电池,通过电性绝缘器中的支撑区域以加强隔离区域在边缘的结构强度,使电性绝缘器在高温操作的环境下,不易发生卷缩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性绝缘器及其应用的电池,将支撑区域设置并覆盖于隔离区域的周缘表面,并更可延伸至局部的侧表面,借此有效地解决隔离区域在周缘处容易发生破裂的问题,进而降低正、负极极层发生接触而导致短路的机率。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性绝缘器及其应用的电池,通过电性绝缘器中的支撑区域与电池的封装结构彼此黏合,以简化电池的组装流程。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性绝缘器,其包括一隔离区域及一支撑区域,其中隔离区域具有两个表面及一个侧表面,支撑区域设置并覆盖至少一表面的周缘。
其中,该隔离区域为多孔性的。
其中,该隔离区域能够离子导通。
其中,该隔离区域还为一陶瓷隔离层。
其中,该隔离区域还为一高分子隔离层。
其中,该隔离区域还为一涂覆陶瓷涂层的高分子隔离层。
其中,该支撑区域能够离子导通或离子不导通。
其中,该支撑区域为弹性的。
其中,该支撑区域的材料选自于高分子材料、硅胶材料、环氧树脂材料、亚克力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
其中,该支撑区域的材料还包括一支撑材料,其不具有导电性。
其中该支撑区域还设置并覆盖于一该表面的周缘及局部或全部的该侧表面。
其中,该支撑区域还设置并覆盖于该两个表面的周缘。
其中,该支撑区域还设置并覆盖于该两个表面的周缘及局部或全部的该侧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辉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辉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33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形硬壳动力电池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提高手机电池隔膜耐热性的改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