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及其模具和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887434.7 | 申请日: | 2016-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学;黄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定海管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21/60 | 分类号: | B28B21/60;B28B21/30;B28B13/06;B28B11/24;B28B23/04;E04H12/12 |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4 | 代理人: | 张启炎 |
| 地址: | 4157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电杆 及其 模具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混泥土电杆,包括钢筋骨架与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包括两端的端板,所述端板由钢板圈和锚固盘组成,锚固盘上设有均匀分布在锚固盘圆周上的张拉螺旋孔,锚固盘上张拉螺旋孔旁设置有预应力主筋孔,预应力主筋孔与张拉螺旋孔相通,预应力主筋孔内纵向安装有预应力主筋,预应力主筋上环绕焊接有螺旋筋,在钢筋骨架内横向预埋有钢管,钢筋骨架内浇注有混凝土,混凝土采用P.o52.5级水泥、中粗砂、碎石或破碎卵石配制,强度等级C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泥土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主筋孔为沉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泥土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螺旋孔有10个,张拉螺旋孔直径为∅20mm,预应力主筋孔为10个,预应力主筋孔直径为∅10mm,张拉螺旋孔圆心距预应力主筋孔圆心距离为2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泥土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主筋为螺旋肋钢棒,螺旋肋钢棒有10根∅9.0,螺旋肋钢棒采用冷拔低碳合金钢棒,材质为30MnSi。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泥土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筋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从螺旋筋起始段500mm内螺旋间距为50mm,从螺旋筋末段500mm内螺旋间距为50mm,剩下长度的螺旋筋的螺旋间距为100mm。
6.一种预应力混泥土电杆的模具,包括上半模和下半模,其特征在于,上半模和下半模组合成一端封闭的圆柱体,下半模一端中心有螺纹杆,螺纹杆一端焊接有第一法兰,第一法兰与钢筋骨架的一端板上的张拉螺旋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钢筋骨架另一端端板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外径大于上半模和下半模合模后的内径,螺纹杆另一端上旋有预紧螺母。
7.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预应力主筋用镦头装置镦头;(2)在预应力主筋的纵向方向上通过自动焊接机焊接有螺旋筋;(3)将预应力主筋通放置在两端端板上张拉螺旋孔中,一次性将预应力主筋旋转至端板上的预应力主筋孔中;(4)将组装好的钢筋骨架和端板放到所述下半模中;(5)通过螺栓将一端板上的张拉螺旋孔与第一法兰连接;(6)通过螺栓将另一端板上的张拉螺旋孔与第二法兰连接;(7)通过吊机合上上半模;(8)通过张拉机旋转预紧螺母,产生张拉预应力,预应力控制在标准抗拉强度的70%;(9)通过离心机离心成型;(10)采用低压饱和蒸汽蒸养;(11)通过张拉机逆向旋转预紧螺母进行放张,放张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达到大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12)通过吊机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定海管桩有限公司,未经常德定海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74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