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吸油微珠状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886387.4 | 申请日: | 2016-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9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任立荣;王剑峰;曾志恩;杨志冲;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正盛无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3/193 | 分类号: | C01B33/193;B01J20/30;B01J20/2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钟善招 |
| 地址: | 3644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吸油微珠状白 炭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功能材料白炭黑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吸油微珠状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炭黑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无机功能材料。它作为填充剂,应用于轮胎、橡胶等领域;作为消光剂,应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而作为吸附载体,应用于饲料、农药、化妆品等领域。沉淀法白炭黑生产工艺以硅酸钠、浓硫酸为原料,经凝胶溶胶反应、压滤、制浆、压力喷雾干燥等工序后制得。目前的白炭黑产品由于普遍存在吸油值低、流动性差、缓释效果不佳的问题,作为吸附载体在饲料、化妆品、医药中的应用存在明显缺陷。因此研发一种高吸油缓释型微珠状白炭黑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吸油微珠状白炭黑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白炭黑作为吸附载体应用于饲料、化妆品、医药中时存在吸油值低、流动性差、缓释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一种高吸油微珠状白炭黑的制备方法采用硅酸钠与浓硫酸进行反应,经压滤、洗涤、制浆、压力喷雾干燥后得到用于吸附载体的凝胶溶胶法白炭黑;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精制硅酸钠溶液:将模数在3.40~3.50的固体水玻璃与50~60 oC水按质量比1:3的比例进行配置,加入静压釜中,通入蒸汽,在0.5~0.8 MPa压力下溶解,保压3~4 h后出料至储槽沉淀,取上部清液配制成质量比浓度为20%~30%的水玻璃溶液,经板框过滤合格后备用;
第二步、凝胶溶胶法白炭黑的合成反应:将水、精制好的硅酸钠溶液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00:(60~75):(4~6)备好料,预先加入水和一部分精制好的硅酸钠溶液于反应釜中,设定反应搅拌频率并升温至80~90 oC后,再同时加入硅酸钠溶液和浓硫酸进行合成反应,为了降低白炭黑微孔比例以提高介孔和大孔的比例,将反应过程的pH值控制在10~11,反应结束后陈化10~15 min,然后加浓硫酸调节pH值至4.5~5.0,为了形成发达的支链结构以提高粒子的吸附能力,需继续陈化30~60 min再移至中间槽;
第三步、反应浆料的固、液分离及洗涤:陈化后的稀浆料采用隔膜式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形成滤饼后用水洗涤至硫酸盐含量≤1.5 %;
第四步、滤饼制浆:滤饼输送至制浆系统中,经高速剪切搅拌形成浓浆液,浆料质量比浓度18~25 %,为压力喷雾干燥提供均匀的浆料;
第五步、压力喷雾干燥及产品收集:为了获得粉尘少、流动性和分散性好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微珠状白炭黑产品,浆料需采用压力喷雾干燥,再经流化床二次烘干合格后进入微珠产品料仓包装、入库。
所述第二步凝胶溶胶法白炭黑的合成反应的反应时间是90~120 min。
所述第二步凝胶溶胶法白炭黑的合成反应的pH值每隔8~12 min监控一次。
上述高吸油微珠状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和有益效果:
一是根据反应过程调整反应pH,目的是降低白炭黑微孔比例,提高介孔和大孔的比例;二是反应结束后进行二步老化,有利于形成发达的支链结构,提高粒子的吸附能力;三是采用压力喷雾干燥得到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微珠状产品与传统粉状产品相比,具有粉尘少、流动性和分散性良好的特点,有利于作为吸附载体在饲料、医药、化妆品的良好分散,并有较好的缓释效果。此外,本发明原料易得,过程易控制,不需增加设备,在原有白炭黑生产装置上就可生产,产品可用于饲料、医药、化妆品等产品中,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一种高吸油微珠状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具体步骤如下:
1、硅酸钠溶液的精制
取模数为3.40~3.50的水玻璃在静压釜溶解,静置澄清后,取上层清液配成质量比浓度为23 %硅酸钠溶液,经板框过滤合格后备用。
2、合成反应
在120 m3反应釜加入50 m3的水,同时加入23 %的硅酸钠溶液5~6 m3,升温至85 oC,待温度稳定后开始反应,设定搅拌频率,同时滴加水玻璃和浓硫酸,水玻璃每小时滴加18.5~19.6 m3,浓硫酸每小时滴加0.8~1.1 m3,每隔10 min监控一次pH值使之保持在10~11,反应105 min结束,继续搅拌15 min后加酸至pH为4.5~5.0,陈化30 min后放入稀浆槽。
3、过滤、洗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正盛无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正盛无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6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