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混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85080.2 | 申请日: | 2016-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6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智勤功;杨斌;刘丙生;唐倩雯;张方圆;魏斌;付增;苏秋涵;郝丽伟;宋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F33/81 | 分类号: | B01F33/81;C02F1/24;C02F1/4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元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混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药加入装置、三元混合器、油水分离装置,所述三元混合器包括锥形混合罐、内置管、切割叶片,所述内置管设置在锥形混合罐中并且内置管内壁设置切割叶片,所述内置管下端开设混合液进口,内置管上端开设混合液出口。所述三元混合器至少设置一个,当设置多个时,使用串联方式连接,即前一个三元混合器的内置管的混合液出口连接下一个三元混合器的锥形混合罐的入口。本发明提高药剂及气泡与污水的混合程度,提高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效率,从而提高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业的污水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三元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修井、洗井等作业时,会从井内返出大量的含油污水。这些含油污水有时是直接进入联合站进行处理。但是近年来,为了使这些含油污水尽快的实现重复利用,许多井的含油污水都采取了现场处理循环使用的方法,其中以气浮法为主。气浮法就是在含油污水中通气,使污水中充满微气泡,同时在污水中加入一定的药剂,这样,污水中的原油就会附着在气泡和药剂的表面一起上升至污水池的上部,然后用相关的装置进行清理或者回收,利用这种方法除去污水中的原油后,剩下的处理完的水就可以重复进井利用了。但该方法的除油效率受制于气体及药剂在气浮箱中的混合均匀度,大部分时候会因为药剂及气泡与污水混合不均匀而导致原油附着情况差,分离效果不理想。有些时候为了加强其混合,会在污水箱中加入一个搅拌装置,但是该搅拌装置在实际操作中,会对微气泡携带原油上升的路线产生影响,甚至对已经形成好的气泡和油的附着体产生破坏,因此分离效率依然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元混合装置,提高药剂及气泡与污水的混合程度,提高含油污水的油水分离效率,从而提高含油污水的处理效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元混合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药加入装置、三元混合器、油水分离装置,所述三元混合器包括锥形混合罐、内置管、切割叶片,所述内置管设置在锥形混合罐中并且内置管内壁设置切割叶片,所述内置管下端开设混合液进口,内置管上端开设混合液出口。
所述三元混合器至少设置一个,当设置多个时,使用串联方式连接,即前一个三元混合器的内置管的混合液出口连接下一个三元混合器的锥形混合罐的入口。
所述气液药加入装置包括加入管道、加药装置、气管,所述加入管道一端连接含油污水源,另一端连接锥形混合罐上端侧方开设的入口,所述加入管道上分别并联两个旁通管,其中一个靠近锥形混合罐的入口的旁通管连接加药装置,在这个旁通管上设置加药开关,另一个旁通管连接气管,气管再连接气体发生器。
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箱、原油转移装置、原油收集箱,所述原油转移装置设置在油水箱上端口,把油转移到原油收集箱中,所述油水箱下端侧方开口连通内置管的混合液出口。
所述原油转移装置为抽油泵或者链传动刮油器。
所述链传动刮油器包括两链轮、链条、刮油板,所述链条缠绕在两个链轮上,所述刮油板连接链条上,刮油板把油水箱上层的油刮至原油收集箱中。
所述气液药加入装置、三元混合器、油水分离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药剂和气体与含油污水提前混合,混合完毕后再进入油水分离箱,不会因为搅拌而影响油水分离箱中的气泡上升路线。
2、三元混合器内采用双倍行程与被动搅拌相结合,能延长气、液、药三者的混合时间,同时加强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三元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油收集箱;2、油水分离箱;3、底座;4、三元混合器;41、锥形混合罐;42、内置管;43、切割叶片;5、气体发生器;6、加药装置;7、加药开关;8、气管;9、原油转移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5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