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食道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和通气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82591.9 申请日: 2016-10-08
公开(公告)号: CN106237476B 公开(公告)日: 2017-10-13
发明(设计)人: 宋兴荣 申请(专利权)人: 宋兴荣
主分类号: A61M16/06 分类号: A61M16/06;A61M1/00;A61L29/16;A61L29/14;A61L29/04;A61L29/02;A61L29/00
代理公司: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416 代理人: 张帅
地址: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医用 食道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通气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食道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和通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保障呼吸道畅通和机体氧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泄的重要措施,是现代麻醉学与现代急救医学必不可少的基本技术。麻醉中采用的标准气管导管是双水囊金属抗激光气管导管,但因其价格昂贵、易反射激光束造成意外伤害、气管导管表面粗糙易造成声带正常黏膜的损伤等原因,限制了其普及应用。目前国内多采用普通聚氯乙烯(PVC)气管导管,其价格低廉、表面光滑、术后咽喉痛发生率低,在麻醉和急救手术中应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目前,PVC的增塑剂多为价廉的邻苯二甲酸双酯,特别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对人体会产生毒害作用,甚至致癌,特别是对婴儿和儿童的成长和发育影响更大。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及欧盟禁止其用于食品包装塑料、化妆品与儿童玩具。因此,人们越来越考虑发展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绿色、环境友好型增塑剂。

另一方面,目前的PVC气管导管长时间置入体内后易发生感染,且在医院环境中,细菌通过医务人员的衣物、手套和医院中的物品的传播,也容易引发感染,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占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的2.6%-2.9%,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为15%,病死率达38%,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该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1210368506.9公开了一种抗菌医用导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外表面均涂覆有一层抗菌涂层,所述抗菌涂层的成分包括抗菌剂和作为抗菌剂载体的高聚物所述抗菌剂为如下抗菌剂中的任意一种:银或银离子、铜或铜离子、锌或锌离子、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壳聚糖、山梨酸、卤胺化合物、季铵盐。该发明在医用导管的表面沉积一层含有抗菌成分的抗菌涂层,该抗菌涂层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但该医用导管抗菌效果不够理想,且其抗菌剂多为无机抗菌剂,其不可避免地存在残余毒性的问题。

再者,目前的PVC塑料加入的润滑剂多为石蜡或硅油类,其制成的PVC管异味较重,易引起病人的反胃和排斥。

另外,现有的通气装置或技术主要有气管插管技术和喉罩技术,但两者都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气管插管技术:气管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腔并经喉部把特制的导管插入气管内,再使用气囊或呼吸机通过导管向肺内供氧,虽然该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人工通气技术;但其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及时迅速完成气管插管操作,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且插管操作本身对患者刺激较大。主要原因是气管插管需要进行置入喉镜、窥喉暴露声门、置入牙垫等一系列操作,程序较为复杂,极有可能延误抢救时机。同时气管插管操作需要经过培训练习后才能掌握,此技术仅为抢救科室人员掌握,不易在所有医务人员中推广使用。

喉罩技术:在临床麻醉中作为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一种气道被用于全麻术中的呼吸道管理,也可代替气管内麻醉应用于头、面部及四肢浅表手术的麻醉等,偶尔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也可用喉罩通气代替,或经喉罩再置入气管导管。在急救复苏中,应用喉罩维持气道通畅或人工通气相对于气管插管操作容易,不需要喉镜协作,通气效应也较面罩有效。但其问题在于,喉罩不能防止反流或呕吐引起的误吸意外,也不能防止气道受压导致的气管软化引起的气道梗阻。一旦出现喉痉挛,置入喉罩会加重喉痉挛的发作,因此临床应用要有所限制,特别是置入胃管或饱食的病人,更应避免应用喉罩。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环保,稳定性高,抗菌效果理想且无异味的PVC塑料,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及时迅速地为呼吸停止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并通过此气道安全有效的实施通气,保证机体供氧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通气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食道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食道导管,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PVC树脂40~80份、钙锌稳定剂0.2~1份、氢化大豆油1~3份、增塑剂20~40份和复合抗菌剂2~5份;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按1:(0.01~0.06)的重量比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医用食道导管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40份、钙锌稳定剂0.2份、氢化大豆油1份、增塑剂20份和复合抗菌剂2份;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按1:0.01的重量比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兴荣,未经宋兴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82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