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运输的蓄冷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879067.6 | 申请日: | 2016-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5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 发明(设计)人: | 高联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ITE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19/00;F25D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冷藏集装箱领域,特别地,涉及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在蓄冷设备内维持冷藏-冷冻(chilled-frozen)且恒定温度的系统。
背景技术
出于各种工业和消费目的,冷藏集装箱和/或蓄冷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即,将货物运输很长的地理距离。在现今迅速增长的世界中,冷藏集装箱几乎在生活的每个领域都有所应用,并且随产业的不同而有差别。冷藏集装箱的连续、长期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作以及冷却效率,因此对动力的产生有较高的要求并且产生了极大量的CO2排放。
此外,在设计和制造为迎合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所需的蓄冷设备(cold storage)时也遇到了严重的设计难题。在确定与蓄冷设备的操作相关的效率时,冷藏集装箱的设计形成了重要的方面。最重大的缺陷是,在传统的冷藏集装箱中没有均匀的气流,导致了温差。
而且,本领域已知类型的传统冷藏集装箱具有与之关联的较高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因此,使得制造商倾向于采用就其所要服务的目的而言没有竞争力的设计。因此,蓄冷设备的那些复杂、未解决以及昂贵的设计参数,导致效率的损失,并因此给行业以及经济整体上造成极大的损失。
因此,鉴于上述情形,急需一种新的、改善的、简化的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蓄冷设备,来应对所有前述的技术、安全以及成本相关的限制,而不会影响冷却效率以及其它与性能相关的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在蓄冷设备内部维持冷藏/冷冻温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在蓄冷设备的顶部布置冷却剂层。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在顶部处并入压缩机,以便冷冻冷却剂层,由此产生均匀的气流并且使其在蓄冷设备中循环。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将冷却剂层设置在邻近压缩机的位置,以便在蓄冷设备中有效地循环气流。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包括冷却剂容器(holder)框架,用以均匀地调节冷却剂板以及允许蓄冷设备中从上到下的有效气流。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在蓄冷设备的基部处设置孔。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使蓄冷设备隔热以在蓄冷设备中维持期望的温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蓄冷设备中维持冷藏/冷冻温度的系统。该系统由多个被均匀地放置在蓄冷设备顶部的冷却剂层形成。每个冷却剂层包括多个成行成列(in rows and in columns)排列(stack)的冷却剂板。该系统进一步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产生气流并且使气流在蓄冷设备中从上到下以环行模式(circular pattern)循环,并且将蓄冷设备中的温度维持在-30℃到+25℃的范围内。为了有效地循环气流,多个冷却剂层被放置在靠近压缩机的地方。该系统还设置有冷却剂容器框架,用以均匀地调节多个冷却剂层中的多个冷却剂板,并因此允许蓄冷设备中从上到下的有效气流。而且,为了改善蓄冷设备中气流的循环,蓄冷设备的基部通体(throughout)设有孔,用于抽吸由压缩机循环的空气。此外,蓄冷设备被隔热以增加热绝缘系数从而在蓄冷设备中维持期望的温度,由此冷冻冷却剂层。
压缩机循环冷冻的空气以便冷冻冷却剂。系统中的空气温度取决于冷却剂凝固点。一旦冷却剂被完全冻结,压缩机停止,冷却剂开始释放能量,取决于冷却剂的凝固点;其可能被冷却或冻结。而且,冷却剂容器框架被设计为使得其不仅保持冷却剂而且允许冷却剂从上到下地释放能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冷却剂层是矩形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冷却剂层具有40cm×30cm×3.5cm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蓄冷设备的顶部放置有两个冷却剂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蓄冷设备的顶部放置有三个冷却剂层。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冷却剂层中的每层包括八十个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冷却剂容器框架为不锈钢框架。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蓄冷设备为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冷藏集装箱、制冷集装箱以及冷藏式或冷冻式蓄冷设备。
附图说明
参照对附图的说明中所阐释的各种实施例,能够获得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这些附图无意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说明了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或以后修改的权利要求书中的细节,但仅仅是为了澄清和举例说明本发明。
为了更完全地理解本发明,现参照如下附图,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100和设有孔112的集装箱102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TE株式会社,未经ITE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90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