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式燃烧温度场分侧动态延时控制方法与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878628.0 | 申请日: | 2016-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2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涵林;周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N5/10 | 分类号: | F23N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 地址: | 2100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燃烧 温度场 动态 延时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1.一种蓄热式燃烧温度场分侧动态延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依据当前侧的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计算动态延时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燃烧温度场分侧动态延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为每个燃烧周期进行如下控制:
1)确定当前周期的预设温度,
2)确定当前周期两侧的实际温度;
若A侧和B侧均大于或小于预设温度,则两侧同时增加或减少动态延时调整时间;若A侧大于目标温度而B侧小于预设温度,则增加一侧减少另一侧动态延时调整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燃烧温度场分侧动态延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态延时时间是按下述方法计算的:
依据当前侧的实际温度与预设温度计算目标温度;
依据目标温度与实测温度的温度差当前周期计算燃烧间歇延时时间;
依据当前周期燃烧间歇延时时间和以前周期的当前侧燃烧间歇延时时间计算当前周期的动态延时时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燃烧温度场分侧动态延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目标温度是按下述公式计算的:
其中,Tm为目标温度,Tc为实测温度,Ts为设定温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燃烧温度场分侧动态延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间歇延时时间是按下述公式计算的:
Sdt=n1*n2*(Tc-Tm')/Tm;
其中,Tm为目标温度,Tc为实测温度,Ts为设定温度,Tm'为以前周期当前侧的目标温度;n1:模糊函数学习速度,n2:间歇时间最大常数,Sdt为当前周期燃烧间歇延时时间;所述的n1的取值范围为1-10,n2的取值范围为30-180s。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燃烧温度场分侧动态延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前周期的动态延时时间是按下述公式计算的:
Sd=Sd′+Sdt
其中,Sd为动态延时时间;Sd′为以前周期当前侧动态延时时间;Sdt为当前周期燃烧间歇延时时间。
7.一种蓄热式燃烧温度场分侧动态延时控制系统,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
测温装置:用于实时测量两侧的实际温度;
受控切换阀:连接在进气管道上,用于为A侧或B侧进气切换;
控制装置:根据测温装置实时测得的当前侧温度和预定的目标温度进行以下控制:若A侧和B侧均大于或小于目标温度,则两侧同时增加或减少受控切换阀的动态延时调整时间;若A侧大于目标温度而B侧小于目标温度,则增加一侧减少另一侧受控切换阀的动态延时调整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南京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86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