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发卡结构的目标区域捕获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77566.1 | 申请日: | 2016-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9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卫国;卢文翔;涂慧珍;熊丽娟;朱淼;白云飞;朱毅华;顾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迪康金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06 | 分类号: | C12Q1/68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卡结构 目标区域 上游引物 扩增 捕获 下游引物 引物 检测 捕获区域 捕获探针 技术合成 扩增产物 目标捕获 设计目标 特异性强 引物设计 基因组 灵敏度 全区域 引物组 低通 富集 应用 兼容 消化 | ||
1.一种基于发卡结构的目标区域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向包含目标捕获区域的基因组试样中,加入至少一条上游引物,进行单向扩增反应并形成发卡结构;
第2步、将第1步的单向扩增产物置于冰上,冷却;
第3步、采用单链DNA外切酶对第2步的非特异性扩增产物进行消化,并利用磁珠富集法进一步纯化,收集具有发卡结构的目标捕获序列;
第4步、向具有发卡结构的目标捕获序列中加入至少一条下游引物,进行富集扩增;
所述方法中采用的上游引物为SEQ ID NO:1~41,下游引物为SEQ ID NO:42~82;所述上游引物的5’端序列为目标捕获区域下游的反向互补序列,3’端为目标捕获区域上游特异性扩增序列;其中,上游引物的所述5’端序列的Tm值大于55℃;所述下游引物为上游引物中所述5’端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发卡结构的目标区域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引物5’端反向互补区域的Tm值为70~80℃,且大于3’端特异性扩增序列的Tm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发卡结构的目标区域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链DNA外切酶具有3’-5’ 核酸外切酶活性或5’-3’ 核酸外切酶活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发卡结构的目标区域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链DNA外切酶为核酸外切酶I、核酸外切酶T或核酸外切酶Rec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迪康金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迪康金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75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