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粘着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75824.2 | 申请日: | 2016-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旭平;荒井隆行;所司悟;仓本达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30;C09J133/04;C09J11/08;C08J7/046;C09D133/04;C09D7/61;C08L6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挥优异的防眩性的同时抑制产生眩光及退色的粘着片。本发明的粘着片(1)具备基材(11)、设置于基材(11)的一个面侧的防眩性层(12)、及设置于基材(11)的另一面侧的粘着剂层(13),其中防眩性层(12)含有第一微粒(121),防眩性层(12)在防眩性层(12)中的与基材(11)相反一侧的面具有凹凸结构,粘着剂层(13)含有第二微粒(131),粘着片(1)的雾度值为35%以上且95%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着片,其用于显示面板中的覆盖材料等,且具有防眩性。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电子装置中,作为显示面板而使用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情况逐渐变多。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结构存在多种,作为典型一例,可举出具备液晶模组等显示体模组、经由粘着剂层而层叠于该显示体模组上的薄膜传感器及经由粘着剂层而层叠于该薄膜传感器上的保护玻璃的结构。
这种触控面板中,存在如下问题:保护玻璃因坠落或其他冲击而被破坏,或者使用者等因通过该破坏而产生的玻璃碎片或所残留的玻璃的边而受伤。为了解决该种问题,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提出有多种防飞散薄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86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354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将防飞散薄膜应用于保护玻璃上,由此可防止保护玻璃的破坏和随该破坏而产生的飞散。然而,在仅将防飞散薄膜设置于保护玻璃上的情况下,有时因外光的反射而能见度变得不够充分。随着设置防飞散薄膜的情况变得一般化,该问题变得明显。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手段,可想到于防飞散薄膜的表面设置防眩性层。
然而,近年来,随着显示体模组的高精细化的进展,确认到在包含这种显示体模组的显示面板中,若使用设置有防眩性层的防飞散薄膜,则产生画面光的散乱,且该部分产生晃眼的所谓“眩光”。
眩光具有越提高防眩性则越容易产生的倾向。尤其,为了提高防眩性而将微粒的粒径设为较大时,眩光程度变大。
关于这种眩光的产生,可通过提高防眩性层的雾度值来减少,但若提高防眩性层的雾度值,则产生片材发白、所谓“退色”的程度提高,且画面的能见度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挥优异的防眩性的同时抑制产生眩光及退色的粘着片。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本发明提供一种粘着片,该粘着片具备基材、设置于所述基材的一个面侧的防眩性层、及设置于所述基材的另一面侧的粘着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性层含有第一微粒,所述防眩性层在所述防眩性层中的与所述基材相反一侧的面具有凹凸结构,所述粘着剂层含有第二微粒,所述粘着片的雾度值为35%以上且95%以下(发明1)。
上述发明(发明1)的粘着片中,防眩性层具有凹凸结构,由此可发挥优异的防眩性。而且,粘着片的雾度值于上述范围内,由此可抑制产生眩光。此外,粘着片的该雾度值可通过粘着剂层中所含有的第二微粒来实现,而并非防眩性层中所含有的第一微粒,因此防眩性层的雾度值无需过高,其结果,还可抑制产生退色。
上述发明(发明1)中,所述粘着剂层的雾度值优选为10%以上且80%以下(发明2)。
上述发明(发明1、发明2)中,所述粘着剂层中的所述第二微粒的含量优选为0.4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发明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5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含岩兰草成份的水暖毯能量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