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非授权频段上的载波监测和信号发送方法与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75351.6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轶;李琪;李迎阳;张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王双,王琦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授权 频段 载波 监测 信号 发送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在非授权频段上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发送节点在方向i上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
在所述第一类载波监测通过后,所述发送节点在发送方向j上开始信号发送;其中,所述方向i是全向、或者与发送方向j对应的单个或多个波束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为预定义的波束方向组,或者,所述多个波束方向为以波束方向j为参考的至少包括该波束方向j的多个波束方向的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送节点需要在一个传输突发内连续发送多个方向的信号时,所述在方向i上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包括:
对于多个发送方向中的每个发送方向j,在相对应的方向i上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或者,发送节点进行全向的第一类载波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送节点需要在一个传输突发内发送多个方向的信号时,所述在方向i上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包括:
对于多个发送方向中的每个发送方向j,在相对应的方向i上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或者,发送节点进行全向的第一类载波监测;
该方法包括:对于通过所述第一类载波监测后未直接发送信号的方向,所述发送节点在发送相应方向的信号前,对相应方向进行第二类载波监测,并在该第二类载波监测通过后,在相应方向上进行信号发送;或者,对于通过所述第一类载波监测后未直接发送信号的方向,若在通过所述第一类载波监测后的第一设定时间内开始发送信号,则在开始发送信号前,对相应方向进行第二类载波监测,并在通过该第二类载波监测后,在相应方向上开始信号发送;
其中,所述第二类载波监测的时间比所述第一类载波监测的时间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节点同时在多个相对应的方向i上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多个相对应的方向i上,对于时间上先通过第一类载波监测的波束方向k,在其他波束方向完成第一类载波监测前的设定时间内,在所述方向k上进行第三类载波监测,并在所述方向k上通过第三类载波监测后,在方向k对应的方向j上开始信号发送;其中,第三类载波监测的时间比第一类载波监测的时间短;
或者,
对于同时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的多个相对应的方向i,采用相同的竞争窗CWS;
或者,
对于同时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的多个相对应的方向i,采用相同的随机回退因子;
或者,
对于同时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的多个相对应的方向i,在不同方向上分别产生各自的随机回退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节点为基站,所述在发送方向j上开始信号发送包括:在所述发送方向j上开始发送发现信号DR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发送DRS时,在DMTC窗内发送各个方向的DRS;其中,各个方向DRS在DMTC窗内的发送位置是固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基站进行的载波监测为全向载波监测时,
所述发送节点在方向i上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DMTC窗内第一个DRS起点之前开始进行全向载波监测;所述在第一类载波监测通过后发送节点在方向j上开始信号发送包括:在所述DMTC窗内,当未通过所述载波监测前,不进行DRS发送,从通过所述全向载波监测后的最早的DRS发送位置开始发送相应方向的DRS,并连续发送所述DMTC窗内剩余的DRS;
和/或,
当所述基站进行的载波监测为方向性载波监测时,
所述发送节点在方向i上进行第一类载波监测包括:所述基站在所述DMTC窗内每个DRS发送位置之前进行相应方向的载波监测,若未通过该载波监测,则不发送相应方向的DRS,若通过该载波监测,则发送相应方向的DRS。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发送DRS时,在DMTC窗内发送各个方向的DRS;其中,各个方向DRS在DMTC窗内的发送顺序是固定的、且起点位置是不固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53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螺旋硅碳棒
- 下一篇:双层保护管的立式电加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