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型承载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74640.4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侯龙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雷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G06K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承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型承载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纺织物染烫晾晒的过程中,管件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必要部件。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需要定期的对管体进行上漆防锈,管体为空心管,在初次上漆之后,维护过程中对已经安装好的管体进行内壁上漆十分不易,但是只对外部上漆,内壁在较为潮湿或者易腐蚀的环境下很容易生锈,从内部损坏;同时,假冒伪劣的产品在市场上较多,需要增强防伪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防腐蚀效果好的管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螺旋型承载管,包括钢制的管体,靠近所述管体端部的管体内壁上设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之间的管体和隔离板内表面围合形成一个封闭区域;管体端部与隔离板外表面形成开放空间;围绕管体外壁设有螺旋凹槽;所述管体上设有防伪膜组件,所述防伪膜组件包括均为透光膜的内防伪膜和外防伪膜。
作为优选地,所述管体外壁和开放空间涂覆有环氧树脂防腐层,环氧树脂防腐料填充于螺旋凹槽内,所述内防伪膜上设有内二维码防伪图,所述外防伪膜上设有外二维码防伪图,所述内防伪膜和外防伪膜重叠时,内二维码防伪图和外二维码防伪图组成形成组合防伪图。
作为优选地,所述螺旋凹槽为单向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的截面呈弧形或者矩形;所述内防伪膜和外防伪膜尺寸相同且依靠静电吸附;所述环氧树脂防腐层为浸涂层、喷涂层或者淋涂层。
作为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防腐层厚度为1-3mm,所述环氧树脂防腐层为浸涂层、喷涂层或者淋涂层,所述螺旋凹槽为单向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的截面呈弧形或者矩形。这样的设计在起到保护的前提下可以降低成本,螺旋凹槽可以增大环氧树脂防腐层的附着面积,防止其脱离。
作为优选地,所述隔离板沿管件轴向均布有多片。这样的设计便于管体根据需要进行切割,切割后依然有封闭区域。
作为优选地,所述隔离板厚度为2-3mm。这样的设计利于保障管体的强度和密封度。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隔离板在管体内形成封闭区域可以隔离内壁与腐蚀物的接触,彻底避免腐蚀,通过涂覆环氧树脂防腐层可以对其他裸露的管体部分进行保护,免去定期上漆的弊端,在管体外壁增加螺旋凹槽可以增大环氧树脂防腐层的附着面积,防止其脱离;同时,假冒伪劣的产品在市场上较多,需要增强防伪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管体;2、隔离板;3、封闭区域;4、开放空间;5、环氧树脂防腐层;6、螺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螺旋型承载管,包括钢制的管体1,靠近所述管体1端部的管体1内壁上设有隔离板2,所述隔离板2之间的管体1和隔离板2内表面围合形成一个封闭区域3;管体1端部与隔离板2外表面形成开放空间4;围绕管体1外壁设有螺旋凹槽6,所述管体1外壁和开放空间4涂覆有环氧树脂防腐层5,环氧树脂防腐料填充于螺旋凹槽6内。
所述螺旋凹槽6为单向螺旋凹槽6,所述螺旋凹槽6的截面呈弧形或者矩形。
所述环氧树脂防腐层5为浸涂层、喷涂层或者淋涂层。
所述隔离板2沿管件轴向均布有多片,所述隔离板2厚度为2-3mm。
在制作时,管体1内的隔离板2可以直接设置与管体1的开口端部附近,然后进行环氧树脂防腐层5的浸涂,这样是对定长的管体1的方式;
如果管体1长度不定的话,就将隔离板2沿轴线均布,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切割,然后再浸涂管体1外壁和开放空间4。
在浸涂前需要对管体1外壁和螺旋凹槽6进行彻底的超声波清理。浸涂需保证环氧树脂层将管体1所有的裸露部分都包裹。
所述管体1上设有防伪膜组件,所述防伪膜组件包括均为透光膜的内防伪膜和外防伪膜,所述内防伪膜上设有内二维码防伪图,所述外防伪膜上设有外二维码防伪图,所述内防伪膜和外防伪膜重叠时,内二维码防伪图和外二维码防伪图组成形成组合防伪图所述内防伪膜和外防伪膜尺寸相同且依靠静电吸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雷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雷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46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