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72182.0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9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黄曲芳;曾清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6 | 分类号: | H04W28/06;H04W2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9 | 代理人: | 范华英,毛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协议 数据 单元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处理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长期演进计划(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接口侧用户平面的无线接口协议栈被分为两层。其中,物理层(Physical,简称为“PHY”)位于协议栈的最底层,也被称为层一。物理层之上的层被称为层二。层二的用户平面协议栈架构又被进一步分为三个子层,从低到高分别是媒体介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子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简称为“RLC”)子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为“PDCP”)子层。
对于每一个子层来说,来自更高一子层的信息单元被称为该子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简称为“SDU”),而经过该子层处理后送往下一子层的信息单元,被称为该子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为“PDU”)。LTE系统中的PDCP子层会将从高层来的数据包(例如从IP层接收到的IP包)分配序列号(Serial Number,简称为“SN”),经过头压缩、加密、完整性保护、加包头等操作形成数据PDU,发送至RLC子层。PDCP子层也可以为了控制的目的自行生成PDCP控制PDU,并将其发送至RLC子层,PDCP子层生成的PDCP控制PDU是没有SN号的。RCL子层在收到PDCP子层的PDU之后,会对接收到的多个PDU(包括PDCP数据PDU和PDCP控制PDU)或PDU分段进行级联后仅分配一个SN号,在添加RLC包头后形成RLC数据PDU,RLC子层也可以为了控制的目的自行生成RLC控制PDU,该子层生成的RLC控制PDU同样是没有SN号的。
因此,接收端在收到发送端发送的PDU后,对于PDCP控制PDU,由于同PDCP数据PDU一起被级联到了RLC数据PDU当中,且被分配了RLCSN号,自然就和RLC控制PDU区分开来。对于PDCP数据PDU,可以根据该PDU对应的RLC包头中的帧信息(Framing Info,简称为“FI”)来判断该PDU是否被分段,RLC子层的数据PDU可以包含多个来自PDCP子层的PDU,但中间的PDU不需要分段,只有开头和结尾的PDU需要被分段,而FI是一个两比特的域,第一比特指示开头的PDU是否是分段PDU,第二比特指示结尾的是否是分段PDU。
但是,在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讨论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eneration,简称为“5G”)新无线(New Radio,简称为“NR”)中,用户面协议栈仅依赖于一层SN号,即最高子层会为数据PDU分配SN号,而控制PDU没有SN号,在后续子层中的分段、级联和复用的过程中,其他子层不会再为该PDU分配新的SN号,因此,对于控制PDU,接收端无法根据SN号确定PDU的生成来源,对于数据PDU,由于包头的格式有所改变,接收端也无法判断该PDU是否被分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能够确定控制PDU的生成来源,以及数据PDU是否被分段,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包括:发送端生成第一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第一PDU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当所述第一PDU为数据PDU时指示所述第一PDU是否为PDU分段,当所述第一PDU为控制PDU时指示所述第一PDU的生成来源;所述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一PDU。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PDU,是仅携带第一子层之上的协议栈或协议实体产生的信息的数据包,由第一子层分配SN号后,可以进行分段处理,故对于数据PDU,接收端需要确定接收到的数据PDU是否被发送端分段。而控制PDU是每一子层都为了控制的目的自行生成的,因此,对于控制PDU,接收端需要确定所接收到的控制PDU的生成来源,这样才能将控制PDU在对应的子层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21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