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69352.X 申请日: 2016-10-01
公开(公告)号: CN107890485A 公开(公告)日: 2018-04-10
发明(设计)人: 高忠青 申请(专利权)人: 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78 分类号: A61K36/78;A61P1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慢性 鼻窦炎 中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黏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常反复发作迁延而致慢性鼻窦炎,以多脓涕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轻重不一的鼻塞、头痛及嗅觉障碍。在祖国医学常归为“鼻渊”范畴,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虚眩不已。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亦有“脑漏”、“脑砂”、“脑崩”、“脑渊”之称。本病大多因初发时治疗不彻底,余邪未消,迁延曰久脏腑虚损,气血失和,卫表不固,不能抵御外邪即肺气虚弱,脾运失健、气血精微不足,鼻窦失养,均而使邪毒滞留鼻窍,腐蚀鼻窦肌膜而发为本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细菌、病毒、变应反映,环境因素等使患者黏膜组织厚韧,可致窦口阻塞。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苍耳子【别名】 苍耳、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全草亦可入药。【性味】辛、苦,温;【归经】 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血虚之头痛、痹痛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荆芥穗【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 【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 辛,微温。【归经】 归肺、肝经。【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注意】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辛夷【别名】 木笔花、望春花、春花、木兰、紫玉兰、白玉兰、二月花、广玉兰。【 来源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性味】辛,温。【归经】 归肺、胃经。【功能主治】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芎藭为之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气虚人忌,头脑痛属血虚火炽者忌,齿痛属胃火者忌。【摘录】《中华本草》。

白芷【别名】 薛、芷,芳香,苻蓠、泽芬,白茝,香白芷。 【来源 】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性味】辛,温。【归经】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注意】 阴虚血热者忌服。当归为之使。恶旋覆花。【摘录】《中华本草》。

川芎【别名】芎藭、小叶川芎。【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着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炕干,再去须根。【性味】辛,温。【归经】 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5g。【注意】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葛根【别名】 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性味】甘、辛,凉。【归经】归脾、胃经。【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注意】不可多服,恐损胃气。夏日表虚汗多尤忌。【摘录】《中华本草》。

鱼腥草【别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鱼鳞草。【来源】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性味】辛,微寒。【归经】归肺经。【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注意】 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9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