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8651.1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37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体育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69/06 | 分类号: | A63B6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38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龙舟 动作 陆上 技术 训练 坐垫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坐垫(1)、左坐垫(2)、加长垫(3),所述右坐垫(1)、左坐垫(2)均为矩形;
所述右坐垫(1)的正面上分别设有坐槽Ⅰ(1-1)、右脚蹬槽Ⅰ(1-2)、左脚蹬槽Ⅰ(1-3),在坐槽Ⅰ(1-1)内设有两个坐骨槽Ⅰ(1-1-1),所述坐槽Ⅰ(1-1)内的槽面为倾斜面,坐槽Ⅰ(1-1)一端的开口面与右坐垫面为一平面,并朝向右坐垫(1)的一侧面,所述右脚蹬槽Ⅰ(1-2)设置在坐槽Ⅰ(1-1)另一端的右侧,左脚蹬槽Ⅰ(1-3)的开口处设置在坐槽Ⅰ(1-1)另一侧面的左侧,在右坐垫(1)的反面上,设有数个起到吸盘作用的吸槽Ⅰ(1-4);
所述左坐垫(2)的正面上分别设有坐槽Ⅱ(2-1)、左脚蹬槽Ⅱ(2-2)、右脚蹬槽Ⅱ(2-3),在坐槽Ⅱ(2-1)内设有两个坐骨槽Ⅱ(2-1-1),所述坐槽Ⅱ(2-1)内的槽面为倾斜面,坐槽Ⅱ(2-1)一端的开口面与左坐垫面为一平面,并朝向左坐垫(2)的一侧面,所述左脚蹬槽Ⅱ(2-2)设置在坐槽Ⅱ(2-1)另一端的左侧,右脚蹬槽Ⅱ(2-3)的开口处设置在坐槽Ⅱ(2-1)另一侧面的右侧,在左坐垫(2)的反面上,设有数个起到吸盘作用的吸槽Ⅱ(2-4);
所述加长垫(3)为矩形,加长垫(3)的厚度小于右坐垫(1)的厚度,在加长垫(3)的反面设有数个起到吸盘作用的吸槽Ⅲ(3-1);
数个所述右坐垫(1)对接在一起,或数个左坐垫(2)对接在一起;或在每对右坐垫(1)之间加装至少一个加长垫(3),或在每对左坐垫(2)之间加装至少一个加长垫(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坐垫(1)、左坐垫(2)、加长垫(3)均采用橡胶或低密度聚醚或聚乙烯醇或聚酯或聚氨酯软发泡橡胶一次成型。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龙舟动作陆上技术训练用坐垫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右浆划手的使用方法,
将数个右坐垫(1)沿水池左侧岸上依次对接在一起,数个右坐垫(1)通过其反面设有的数个吸槽Ⅰ(1-4)牢固地吸附在水池左侧岸上;
在每个右坐垫(1)上,坐着一个划手,每个划手的臀部坐在坐槽Ⅰ(1-1)内,每个划手臀部两侧的坐骨对应地设置在两个坐骨槽Ⅰ(1-1-1)内;
每个划手右腿微屈,右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右坐垫(1)的右脚蹬槽Ⅰ(1-2)内,每个划手左腿半屈,左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右坐垫(1)左脚蹬槽Ⅰ(1-3)内,每个划手双手握桨即可进行插桨、划桨、出桨、回桨的集体配合训练;
左浆划手的使用方法,
将数个左坐垫(2)沿水池右侧岸上依次对接在一起,数个左坐垫(2)通过其反面设有的数个吸槽Ⅱ(2-4)牢固地吸附在水池右侧岸上,在每个左坐垫(2)上,坐着一个划手,每个划手的臀部坐在坐槽Ⅱ(2-1)内,每个划手臀部两侧的坐骨对应地设置两个坐骨槽Ⅱ(2-1-1)内;
每个划手左腿微屈,左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左坐垫(2)的左脚蹬槽Ⅱ(2-2)内,每个划手右腿半屈,右脚跟掌在各自前面左坐垫(2)右脚蹬槽Ⅱ(2-3)内,每个划手双手握桨即可进行插桨、划桨、出桨、回桨的集体配合训练;
根据每个划手双腿的长度,确定后划手与前划手两个右坐垫(1)或两个左坐垫(2)之间加装加长垫(3)的个数,即可加装一个或数个加长垫(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体育学院,未经天津体育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86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