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机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68416.4 | 申请日: | 2016-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1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P29/02 | 分类号: | H02P29/02;G05D23/00;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电动机 电动机驱动装置 警报输出部 人工智能 奖励 机器学习 输出警报 状态观测 计算部 发生故障 观测结果 判断结果 观测 | ||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机器学习器,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具有:风扇电动机;以及警报输出部,其通知风扇电动机的更换时期,其中,机器学习器具有:状态观测部,其观测风扇电动机的转速;奖励计算部,其根据警报输出部输出警报的时期以及风扇电动机实际发生故障的时期来计算奖励;人工智能,其基于状态观测部中的观测结果以及奖励计算部中的奖励来判断行动的价值;以及意思决定部,其基于人工智能中的判断结果来决定是否从警报输出部输出警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备风扇电动机的预防性维护功能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备电动机驱动装置以及向电动机驱动装置输出指令的数值控制装置的数值控制系统中,为了对设置于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而使用风扇电动机。当风扇电动机发生异常时,存在以下担忧:由于部件发热等,电动机驱动装置发生故障。因此,作为其对策,已知如下一种装置:在风扇电动机的转速变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输出警告(例如,日本特开2007-200092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
简单说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数值控制系统。在第一存储部中,作为用于判断是否输出警告的基准值而存储有第一基准值以及比第一基准值大的第二基准值。在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是各个检测值大于第一基准值且为第二基准值以下时,显示部显示为“警告”,在比较部的比较结果是各个检测值大于第二基准值时,显示部显示为“故障”。根据这种结构,操作者能够将既定的第一基准值和第二基准值作为判定基准,来个别地预测多个风扇电动机的异常,并个别地确认发生了异常。
然而,在以往技术中,上述的第一基准值和第二基准值等规定值是预先决定的。因此,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在与风扇电动机的驱动环境的变化相应的最佳时机更换风扇电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视风扇电动机的转速的推移来预测风扇电动机的故障并输出警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机器学习器,该电动机驱动装置具有:风扇电动机;以及警报输出部,其通知风扇电动机的更换时期,其中,机器学习器具有:状态观测部,其观测风扇电动机的转速;奖励(日语:報酬)计算部,其根据警报输出部输出警报的时期以及风扇电动机实际发生故障的时期来计算奖励;人工智能,其基于状态观测部中的观测结果以及奖励计算部中的奖励来判断行动的价值;以及意思决定部,其基于人工智能中的判断结果来决定是否从警报输出部输出警报。
附图说明
通过与附图相关联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会变得更进一步明确。在该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来根据多个过去的转速的推移和故障的数据预想今后的转速的推移的方法的曲线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机器学习器中使用的神经元的模型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机器学习器中使用的3层神经网络模型的示意图,以及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动作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结构图。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动机驱动装置100具备机器学习器(智能体(Agent))10和风扇电动机控制部(环境)20。机器学习器10具备状态观测部1、奖励计算部2、人工智能(学习部)3以及意思决定部4。风扇电动机控制部20具备风扇电动机21以及通知风扇电动机21的更换时期的警报输出部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84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电流开关电源
- 下一篇:终端装置和信息输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