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仿真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7244.9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9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青;王兴照;张高峰;韦良;李广磊;王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工频相 参数 仿真 计算方法 | ||
1.一种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获取输电线路、地线、输电杆塔的基本参数及输电线路沿线的土壤电阻率,并将上述参数传输至ATP-EMTP仿真系统;
搭建ATP-EMTP仿真模型:搭建ATP-EMTP仿真模型时,根据输电线路沿线土壤电阻率、输电线路架设方式、地线型号及架设方式、输电线路相序四个因素确定输电线路模型分段点,四个因素为与的关系,若四个因素同时一致,则在一个设计段中;
输电线路参数设置:根据获取输电线路、地线及输电杆塔的基本参数、输电线路沿线的土壤电阻率设置ATP-EMTP仿真系统中的输电线路模块的相关参数;输电线路参数设置时,设置的参数包括ATP-EMTP仿真系统中的输电线路模块中的Model模块及data模块的参数;
Model模块中设置输电线路类型及对应的特征、设置土壤电阻率、输电线路输送频率及输电线路长度;
data模块设置输电线路相号、内径、外径、直流电阻、水平距离Horiz、导线高度Vtower、档距中央导线高度Vmid、分裂间距、地线保护角及分裂数;
对运行线路施加源;
输电线路相参数的计算:采用单端法或双端法计算输电线路相参数中的相自阻抗、相自电容、相互阻抗、相互电容,在ATP-EMTP仿真系统中,根据单端法或双端法对待计算相导线进行开路,短路设置,施加电源,仿真计算待计算相导线的电压相量及电流相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输电线路的上述各个相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是,
输电线路模型搭建:对短距离输电线路可选择ATP-EMTP仿真系统中的集中参数模型,对长距离输电线路需选择ATP-EMTP仿真系统中的分布参数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施加信号源为电压源,并设置该电压源的幅值、频率、角度、起止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是,在输电线路相参数的计算时,在输电线路终端设置分相器,将一条三相输电线路分成三个单相输电线路,实现待计算线路的感应电压及电流的分相探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是,输电线路相参数的在探测时,将探测电流源串联接在每个单相输电线路中,将探测电压源并联接在感应的每个单相输电线路两端,探测电流源显示通过的电流幅值及角度,探测电压源显示并接线路点的电压幅值与角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是,输电线路相自阻抗在仿真计算时,若采用单端法仿真时,具体包括:
对待计算相导线末端开路,首端施加单相电源,其余相两端开路;
仿真计算测量相首端电压相量电流相量
将待计算相末端接地,仿真计算该相首端电压相量电流相量
仿真数据分析计算:根据EMTP仿真计算结果,得到输电线路特征阻抗及输电线路传播系数,该输电线路仿真计算相单位自阻抗为输电线路特征阻抗及输电线路传播系数之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工频相参数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是,输电线路相自阻抗在仿真计算时,若采用双端法仿真时,具体包括:
将待计算相导线首端施加单相电源,末端接地,其余相两端开路;
仿真计算该相首端电压相量电流相量及末端电流相量
仿真数据分析计算:根据EMTP仿真计算结果,得到输电线路特征阻抗及输电线路传播系数,该输电线路仿真计算相单位自阻抗为输电线路特征阻抗及输电线路传播系数之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724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