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剥离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加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66744.0 | 申请日: | 2016-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9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14/02 | 分类号: | C23C14/02;C23C14/24;C23C14/20;H01G4/33;H01G4/015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薄膜 聚丙烯 金属化薄膜 防剥离 真空镀膜机 工艺处理 蒸发坩埚 镀铝层 原料膜 铝丝 送入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电晕放电 使用寿命 送丝机构 真空蒸镀 粗糙度 镀膜室 铝熔液 铝蒸气 有效地 分切 冷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剥离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加工工艺,通过对聚丙烯薄膜的工作面依次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热拉工艺处理和冷拉工艺处理,然后将聚丙烯薄膜被送入真空镀膜机中,通过真空镀膜机中的送丝机构将铝丝送入蒸发坩埚中,铝丝在蒸发坩埚中从铝熔液变为铝蒸气,镀膜室中对聚丙烯薄膜进行真空蒸镀作业制成原料膜,原料膜经过分切后即制成所述防剥离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所述聚丙烯薄膜工作面的粗糙度显著提高,聚丙烯薄膜的工作面与镀铝层之间的结合强度显著提高,降低镀铝层和聚丙烯薄膜发生分离的几率,从而有效地提高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剥离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加工工艺,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丙烯金属化薄膜由铝、锌金属丝在聚丙烯薄膜上采用真空蒸镀技术制作而成,现有聚丙烯金属化薄膜中,由于聚丙烯薄膜的工作面只进行电晕放电处理,聚丙烯薄膜与金属镀层的附着力较弱,在电容绕制过程中及电容使用中,金属镀层容易和聚丙烯薄膜分离,导致金属镀层易被击穿,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且聚丙烯薄膜与金属镀层之间的结合强度也会随着电容器的使用而下降,因此提高聚丙烯薄膜与蒸镀的金属镀层之间的结合强度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剥离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加工工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剥离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聚丙烯薄膜预处理
对聚丙烯薄膜的工作面进行电晕放电处理后,然后对聚丙烯薄膜依次进行热拉工艺处理和冷拉工艺处理;
步骤二、真空蒸镀
经步骤一处理的聚丙烯薄膜被送入真空镀膜机中,通过真空镀膜机中的送丝机构将铝丝送入蒸发坩埚中,铝丝在蒸发坩埚中从铝熔液变为铝蒸气,镀膜室中对聚丙烯薄膜进行真空蒸镀作业制成原料膜,原料膜经过分切后即制成所述防剥离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热拉工艺为,将聚丙烯薄膜送入处理槽中,处理槽中持续通入钛酸酯偶联剂的戊醇溶液,钛酸酯偶联剂的戊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5%~13.5%,钛酸酯偶联剂的戊醇溶液的温度为125~135℃,以20~22mm/min的速率将聚丙烯薄膜拉伸109%~112%;然后再用90~95℃的热风将聚丙烯薄膜吹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冷拉工艺为,将聚丙烯薄膜在室温下以0.3~0.8mm/min的速率将聚丙烯薄膜拉伸100.6%~101.3%。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晕放电处理的工艺条件为30~35J/c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防剥离的聚丙烯金属化薄膜通过对聚丙烯薄膜的工作面依次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热拉工艺处理和冷拉工艺处理,聚丙烯薄膜工作面的粗糙度显著提高,聚丙烯薄膜的工作面与镀铝层之间的结合强度显著提高,降低镀铝层和聚丙烯薄膜发生分离的几率,从而有效地提高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6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