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冲汽车保险杠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1857.1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0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秀;王丹;孙琰;张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9/00;C08L23/08;C08K13/02;C08K5/20;C08K3/34;C08K5/098;C08K5/544;C08J9/12;B29C67/2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抗冲 汽车 保险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冲汽车保险杠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杠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丙烯:90‑98份,增韧剂:1‑10份,无机填充物:10‑15份,成核剂:0.1‑2份,抗氧剂:0.3‑1.5份,偶联剂:0.1‑1份,润滑剂0.1‑2份,其它助剂:1‑2份。本发明中,在聚丙烯中添加反式聚异戊二烯或沙林树脂作为增韧剂,采用微孔发泡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成品的密度,而且可以提高其抗冲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高抗冲、质轻的微发泡汽车保险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保险杠安装于汽车前后端,不仅具有装饰功能,更重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多年前,汽车保险杠是以金属材料为主,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看上去十分不美观。然而塑料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质量轻、使用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耐冲击、耐腐蚀、能耗低、可加工成美观外形等优点,其中聚丙烯改性材料不断适应各种汽车保险杠用材的要求,正在逐步代替其他保险杠材料,使用聚丙烯改性材料生产的保险杠已占70%,成为汽车保险杠用材料的主流。
目前以聚丙烯为基体的保险杠材料均需加入增韧剂来提高材料的韧性、冲击强度以及降低收缩率,公开号CN102558803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汽车保险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乙烯-辛烯共弹性体(POE)作为增韧剂来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降低成型收缩率。公开号CN103102592A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的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的一种实施例中采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作为增韧剂,在23℃的下的缺口冲击强度可达40KJ/m2。同时由于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同时质轻、节能已逐渐成为了工业设计与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抗冲汽车保险杠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微发泡的保险杠,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耐老化以及质轻等特点。
一种高抗冲汽车保险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组成:聚丙烯:90-98份,增韧剂:1-10份,无机填充物:10-15份,成核剂:0.1-2份,抗氧剂:0.3-1.5份,偶联剂:0.1-1份,润滑剂0.1-2份,其它助剂:1-2份。
所述增韧剂为反式聚异戊二烯、沙林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无机填充物为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蒙脱土、云母、硫酸钙晶须、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成核剂为苯甲酸镉、水杨酸铋、草酸钛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626、抗氧剂618、抗氧剂1035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如KH-550、KH-560、KH-570等)、铝酸酯偶联剂(如SG-Al821、DL-411、ASA等)、钛酸酯偶联剂(如TMC-101、TMC-105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其它助剂为抗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类(UV-9)以及色粉等。
其中,所述聚丙烯可以为普通聚丙烯也可以为高熔体强度的聚丙烯。
其中,此保险杠是一种微孔发泡汽车保险杠。
其中,制备步骤包括:
1)原料混合:按质量配比称取聚丙烯、反式聚异戊二烯、沙林树脂、无机填充物、抗氧剂、偶联剂、润滑剂和其它助剂,投入混合机中通过高速混合搅拌3-5分钟;
2)原料混炼:将混合好的原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后造粒,之后粒料在烘箱中停放24h;
3)注射成型:将混炼好的粒料投入到注射剂中,经熔融注射出保险杠半成品,注射机温度为180-220℃;
4)物理发泡;将保险杠半成品放入到超临界发泡设备内,设定一定的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等到达饱和时间后,释放压力,得到微孔发泡保险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1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密封防腐蚀液压阀
- 下一篇:一种卸油阀防尘盖及卸油阀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