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负离子发生作用的印刷油墨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0840.4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0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东;李卫滨;熊琳晖;喻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江日报创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03 | 分类号: | C09D11/03;C09D1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43001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负离子 发生 作用 印刷 油墨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负离子发生作用的印刷油墨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它能促成人体合成和储存维生素,强化和激活人体的生理活动。20世纪30年代,德国Dissuader开创了大气正、负离子(负氧离子)生物的研究。大量论文、研究和实验报告,证明了负离子(负氧离子)对人体有明显的有益作用:在医学界,负离子被确认是具有杀灭病菌及净化空气的有效手段;空气中带负电的微粒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肌能,调节肌体功能平衡。
根据科学界已有的认知,一种以含硼为主的环状硅酸盐矿物【化学式为:Na(Mg,Fe,Mn,Li,Al)3Al6<Si6O18><BO3>3<OH,F>4】,具备自动释放负离子及发射远红外线的功能,这类物质通称为电气石。电气石是天然的矿物,是以含硼为主特征的包括铝、钠、铁、锂等的环状结构的硅酸盐物质。电气石因其本身具有的热电性和压电性,使其极性离子在平衡位置振动引起偶极矩变化而产生远红外波段的电磁辐射,形成了较强的辐射宽带。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T.Kubo对电气石的电极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提出了电气石存在自发电极、电气石颗粒存在静电场现象,并对电气石微粉的电场效应展开了一系列应用研究。此后,日本、欧美等国学者纷纷开始对这一方面的应用性研究,陆续申请了诸多专利。然而我国对电气石的研究却起步较晚,落后于日本、欧美等国家。
同时,人类传播历史表明,报纸、期刊、教材、商品宣传、产品说明书等印刷品未来仍将长期使用。因此,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研发,可以赋予纸质印刷业新的功能。电气石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唯一可自行释放负离子的天然矿物,将其与油墨相结合,通过印刷工艺赋予普通印刷品效果可控的负离子释放功能,可避免单纯采用高压或强射线激发负离子带来的能耗和安全等潜在风险。印刷品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后,不仅能传递信息,也能调节或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兼具应用价值和环保效益。目前此类物质的自极化性较弱,释放的负离子量不太稳定,且在印刷领域尚无成熟应用。
首先,改性油墨的组成、配比、工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虽然现有技术中已有在油墨中添加电气石等成分的方案,但其组成成分、配比及制造工艺都未达到较好效果,使得改性后的印刷油墨充分释放负离子,负离子浓度达到最佳,同时又很好的适应油墨印刷的质量需求。
同时,超细粒度和粒径选择的超细电气石负离子粉的制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二。电气石负离子粉是把电气石原矿经过去除杂质后,经过机械粉碎得到的粉体。因经过加工提纯的电气石粉体具有较高的负离子产生量,又称电气石负离子粉。据测试,负离子粉体对远红外的发射率为90%以上。电气石负离子粉中产生的负氧离子具有较高的活性,有很强的氧化还原作用,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有优良的抗菌杀菌功能。已知的技术仅仅表明,由于电气石粉末化后,其比表面积提高,粉末的粒径越小,其负离子释放能力越强。因此,获得超细粒径的电气石粉是本领域的技术难点之一。
此外,油墨加工成本的控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三。众所周知,随着电气石粉粒径的减小,粉末加工成本则显著上升。然而,通过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发现,随着电气石粒径减小至某一范围,其负离子释放能力提高的幅度明显减缓。因此,在生产加工选择电气石粉末超细粒径的合理范围,是保证油墨印刷质量,确保负离子释放的合理浓度,同时控制油墨加工和印刷成本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负离子发生作用的印刷油墨及其制造工艺,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在环状硅酸盐类矿物中合理添加其他成份的元素,激发加强其自极化的强度,并使释放的负离子量趋于稳定;二是在此基础上制备具有释放负离子功能的油墨,通过其配方的改变,实现在印刷领域的应用。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负离子发生作用的印刷油墨的组成,包括的组分:色料,支链烷烃C9H20—C30H62,脂肪酸三甘酯,酚与醛缩聚形成的共聚物,改性超微硼类环状硅酸盐矿物,激发剂,稳定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江日报创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长江日报创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08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龟裂内墙腻子粉
- 下一篇:紫外光固化液态感光阻焊软板油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