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超声波磁流变刷抛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8557.8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2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云;赵爽;胡永举;毕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流变 旋转超声系统 刷装置 超声波 变幅杆 内壳 底板 换能器 抛光机 滚动轴承 电机 换能器设置 传递扭矩 抛光效果 抛光效率 外壳固定 装置结构 运行时 转动 | ||
本发明公开了旋转超声波磁流变刷抛光机,包括底板、磁流变刷装置、旋转超声系统、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旋转超声系统带动磁流变刷装置转动,所述旋转超声系统包括外壳、内壳和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设置在内壳内,所述换能器上连有变幅杆,所述变幅杆与磁流变刷装置相连,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滚动轴承,外壳固定在底板上。本发明的优点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在磁流变刷装置运行时,加入旋转超声系统,并利用旋转超声系统的内壳和变幅杆传递扭矩的同时还产生超声波,大大提升了抛光效果和抛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超声波磁流变刷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现有抛光机收抛光载体的影响,普遍抛光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旋转超声波磁流变刷抛光机,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抛光机抛光精度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旋转超声波磁流变刷抛光机,包括底板、磁流变刷装置、旋转超声系统、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旋转超声系统带动磁流变刷装置转动,所述旋转超声系统包括外壳、内壳和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设置在内壳内,所述换能器上连有变幅杆,所述变幅杆与磁流变刷装置相连,内壳与外壳之间设有滚动轴承,外壳固定在底板上。
优选的,磁流变刷装置包括第一永磁铁、第二永磁铁、隔磁板和刷丝,所述隔磁板固定在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之间,隔磁板的中心有存储腔,隔磁板上设有至少两条使存储腔与外界相通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沿垂直于变幅杆的轴线设置,第一永磁铁或第二永磁铁与变幅杆固定连接,所述刷丝设置在隔磁板外圆周上;利用磁流变抛光液从导流孔甩出粘附到刷丝上,同时刷丝处于磁场中,磁流变抛光液转为固态形式,形成磁流变刷群,对工件进行抛光,由于设有存储腔,可以不断给刷丝补充磁流变抛光液,延长了使用时间。
优选的,所述刷丝成半弧形,刷丝的一端位于第一永磁铁与隔磁板之间,刷丝的另一端位于隔磁板与第二永磁铁之间;从导流孔甩出的磁流变液能很轻易的粘附在刷丝上。
优选的,第二永磁铁或第一永磁铁上开有与存储腔相通的注液孔,注液孔内设有外管,外管在注液孔内的端部为内端,外管远离注液孔的端部为外端,外管内固定有与外管同轴的内管,内管内设有活塞,外管的外端固定有带螺纹孔的端盖,活塞上连有穿过螺纹孔的螺杆,螺杆与滑动设置在底板上的滑块相连;磁流变刷装置带动外管和端盖转动,而螺杆不转动,从而螺杆可以推着活塞做直线运动,将内管内的磁流变抛光液推入存储腔,进行补液。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有燕尾槽,所述滑块的底部与燕尾槽相适配;防止滑块脱离底板,同时保证滑块的稳定滑行。
优选的,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设有至少两根支撑板;保持内管的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装置结构简单,在磁流变刷装置运行时,加入旋转超声系统,并利用旋转超声系统的内壳和变幅杆传递扭矩的同时还产生超声波,大大提升了抛光效果和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旋转超声波磁流变刷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8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