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辅助信息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57526.0 | 申请日: | 2016-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1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 发明(设计)人: | 谈树成;王超;赵志芳;李益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1C1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产资源 开发 环境遥感 监测 辅助 信息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辅助信息系统及方法。所述辅助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遥感影像处理模块,用于遥感影像处理,包括遥感影像的融合、镶嵌、裁剪和增强处理;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模块,包括二三维联动解译单元、人机交互解译单元和疑似违法图斑自动判识单元;综合分析模块,根据解译信息,结合野外核实,修改完善解译信息,用于综合分析矿产资源规划执行情况、矿产资源开发状况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发明在建立了二三维联动解译机制,使解译的过程更加直观,提高了解译的准确性;依据矿业权和解译数据,结合属性数据,实现了疑似违法图斑的自动判识。所述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监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辅助信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中存在着“越界开采”、“无证开采”、“以采代探”、“擅自改变开采矿种”和“擅自改变开采方式”等违法行为,这不仅浪费了国家资源,而且破坏了自然环境,引发一系列的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土地压占等自然环境问题,还常常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国务院曾在1995年和2005年两次下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工作,以图建立良好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而减少矿山地质灾害与矿难事件的发生。随后在200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实现了一年一次的动态监测,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的遏制了上述违法行为,保护了我国矿产资源;而且改善了自然环境,减少了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在国土部门的推广使用,这给全面、有效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提供了契机;在提高监测频次的同时,建立规范、高效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辅助信息系统,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对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的工作效率和监测精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的流程,对遥感影像进行信息的识别与提取技术,影像的处理技术和评价模型,矿山三维显示等方面。而对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和构建还相对较少,现行的系统主要是对煤矿开采造成的地形形变、水文状况的动态监测,或是通过遥感影像对比提取变化图斑以及实现对矿山三维显示。而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工作中使用的“矿山遥感监测成果数据辅助生成软件”主要用于成果数据的统计及规范。综上所述,以上软件相对于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各有侧重,但不能满足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全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现有软件在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的实时监测和处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在全国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实践中,所涉及工作量大且复杂,往往需要多个应用软件平台共同完成工作,不同软件之间数据需要进行转换,导致数据的精度降低,且耗时,这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监测精度。
(2)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较低。表现在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项目工作中的属性填充方面,如在采矿权界内的开采点、开采面相关的矿山信息填充中,需要挨个进行手动赋值;统计方面,如违法图斑的统计、矿山占地数据统计,需要利用其它软件手动制作统计图;在疑似违法图斑的判识方面,长期以来多依据经验进行目视识别,主观成分较为明显,影响判定精度的同时,效率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辅助信息系统及方法。所述辅助信息系统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工作业务流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监测精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辅助信息系统,所述辅助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遥感影像处理模块:用于遥感影像处理,包括遥感影像的融合、镶嵌、裁剪和增强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7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