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光谱重叠峰分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7111.3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1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洪全;杨熙;蒋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0 | 分类号: | G06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子 算法 光谱 重叠 分解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光谱重叠峰分解方法。首先对重叠峰进行本底扣除并归一化,得到面积为1的重叠峰;其次,将归一化后的重叠峰用标准差关联的GMM模型(简称GMM‑SDRE模型)来表征;然后,将归一化后的重叠峰看成一个离散概率密度函数,并产生对应的随机数;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的群体搜索技术,每一个粒子对应一个GMM‑SDRE模型,并计算在统计意义下这些随机数归属于GMM‑SDRE模型的概率(即适应度值),经过迭代更新搜索到具有“全局最大概率”的全局最优GMM‑SDRE模型,进而完成重叠峰的分解。本发明分解精度较高,可广泛用于各种严重重叠谱峰的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光谱重叠峰分解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等原因,峰位接近且峰宽较大的不同谱峰之间常常出现严重重叠干扰的现象,要对光谱作进一步较为准确、全面的成分定量和定性分析,解析光谱重叠峰非常必要。解谱方法的研究一直都是光谱研究领域、电化学分析及色谱分析领域中的重点课题,关于谱重叠峰的分解方法已有不少研究报告。其中包括曲线拟合、高斯混合模型和期望最大化(EM)迭代算法、高斯混合统计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相结合、自适应免疫算法等谱分解方法,但目前还没有一种被公认的、没有局限性的解谱手段,比如:存在计算量较大、误差大、实时处理困难等局限。
本发明根据光谱形成过程的随机物理特性,结合高斯统计模型和粒子群算法,利用群体搜索能力得到全局最优GMM-SDRE模型,实现重叠峰的最优分解。算法基于种群概念,进化过程中运用竞争机制进行最优选择,且具有并行性,不仅能在MATLAB等软件上实现,还可结合硬件实现谱分解。结果表明,分解精度较高,可广泛用于各种严重重叠峰的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光谱重叠峰分解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目前重叠峰分解方法的不足。是通过以下①~④步具体方法实现的。
①对由M个谱峰重叠而成的重叠峰进行本底扣除,并对重叠峰进行归一化,得到面积为1的重叠峰。
②将归一化后的重叠峰用标准差关联的GMM模型(GMM:高斯混合模型)来表征,本文将该“标准差关联的GMM模型”命名为GMM-SDRE模型。
③将归一化后的重叠峰看成一个离散概率密度函数,并产生服从该密度函数的随机数。
④采用粒子群算法的群体搜索技术,每一个粒子对应一个GMM-SDRE模型,并计算在统计意义下这些随机数归属于GMM-SDRE模型的概率(即适应度值);算法经过粒子群的初始化、粒子优劣的评估以及粒子“飞行”速度和位置的迭代更新等过程,搜索到具有“全局最大概率(即适应度值)”的GMM-SDRE模型,即全局最优GMM-SDRE模型。
通过以上①~④步求得全局最优位置,该位置所对应的GMM-SDRE模型参数就是重叠峰的各个谱峰之权重、均值和标准差,即完成重叠峰的分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密切结合光谱形成过程的随机物理特性,用GMM-SDRE模型来描述重叠峰。采用粒子群算法的群体搜索技术,每一个粒子对应一个GMM-SDRE模型,并计算在统计意义下这些随机数归属于GMM-SDRE模型的概率(即适应度值),算法经过粒子群的初始化、粒子优劣的评估以及粒子“飞行”速度和位置的迭代更新等过程,搜索到具有“全局最大概率(即适应度值)”的GMM-SDRE模型,即全局最优GMM-SDRE模型。对全局最优GMM-SDRE模型的参数进行解码,即完成重叠峰分解。充分利用测量的每一个随机数据,保证原谱数据的“零损失”,这正与放射性测量的随机性相符,得到的是统计意义下最优参数,保证了重叠峰较高的分解精度。结果表明,只要设置好粒子群算法的参数,对于由多个谱峰形成的重叠峰进行分解具有较高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7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