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6742.3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2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郭志恒;程型清;谢信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配置 方法 网络设备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占用的子载波数以及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子载波数确定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子载波映射方式;若前者占用的子载波数小于后者的子载波数,且L个相同格式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频域资源是连续资源,则将L中的M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空余子载波配置在连续资源与其他物理信道或者其他格式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占用的子载波之间,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映射在连续资源的未配置空余子载波的位置;接收终端设备根据确定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序列。采用本发明,可降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和其他物理信道或者其他格式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网络传输速度、网络系统的容量及网络传输质量等提出了新的需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5G空口未来需要支持各种业务,且各种业务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增强型的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业务主要要求速率,覆盖、传输时延以及移动性。超高可靠性和超低时延(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URLLC)业务的主要需求为可靠性、移动性和传输时延。大容量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业务主要需求为单位区域连接数目(连接密度)以及覆盖范围。且5G系统支持各种场景,且不同的应用场景,无线环境不同,不同终端与基站的信道环境相差也很大。
在现有5G的技术讨论中,提出了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PRACH)的设计方案,其中,由于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的符号长度与数据的符号长度不同,每个PRACH的资源映射方式相同,PRACH的子载波与数据信道的子载波相邻,之间没有间隔的空白子载波,例如,编号最大的PRACH与数据信道的子载波是相邻的这样会导致基站在同时接收数据和PRACH的时候存在较大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可降低PRACH和其他物理信道或者其他格式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根据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占用的子载波数以及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子载波数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子载波映射方式;
若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占用的子载波数小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子载波数,且L个相同格式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占用的频域资源是一段连续资源,则将所述L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中的M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空余子载波配置在所述连续资源与其他物理信道或者其他格式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占用的子载波之间,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映射在所述连续资源的未配置空余子载波的位置,其中L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M小于或等于L;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根据确定的子载波映射方式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所述子载波映射方式可以使得所述M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空余子载波配置到连续资源和其他物理信道或者其他格式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占用的子载波之间,从而可以降低PRACH对其他物理信道或者其他格式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干扰,提升数据传输质量和传输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所述连续资源的两端均存在其他物理信道或者其他格式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则将所述M个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空余子载波配置在所述连续资源的两端分别与其他物理信道或者其他格式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相邻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6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智能包装袋打标装置
- 下一篇:真空包装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