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结直肠腺瘤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56302.8 申请日: 2016-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7875210A 公开(公告)日: 2018-04-06
发明(设计)人: 付晓伶;李琦;王亚丛;冯媛媛;潘亚敏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6/736 分类号: A61K36/736;A61P35/00;A61K35/64
代理公司: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代理人: 成丽杰
地址: 20002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直肠 腺瘤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结直肠腺瘤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结直肠腺瘤现已被公认为结直肠癌的最常见的癌前病变,8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演变而来。结直肠腺瘤起病隐匿,几乎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和黏液,稀便,次数增多,还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偶有腹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结直肠腺瘤的处理原则是发现后即行摘除,腺瘤经完全切除后,可以降低癌变的发生率,但每年复发率高达10%~15%,使患者的身心备受摧残。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腺瘤的药物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是结直肠癌研究领域的热点。

检索近年的文献,未见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腺瘤的药物,西医多以肠镜行手术摘除,既不能有效根治,又增加患者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结直肠腺瘤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防治结直肠腺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结直肠腺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乌梅和僵蚕为原料药制成,且乌梅和僵蚕的重量比为1:0.2~3。其中,乌梅为《中国药典》一部所载的蔷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中药僵蚕为《中国药典》所收载的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moriLinnaeus 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als.)Vuillant而致死的干燥体。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可特异性的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腺瘤的癌变。

优选地,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治结直肠腺瘤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乌梅和僵蚕的重量比为1:0.5~1.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防治结直肠腺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即将原料药乌梅和僵蚕粉碎后直接入药;或将原料药乌梅和僵蚕经溶剂提取后,取提取物浸膏入药。

优选地,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将原料药乌梅和僵蚕经溶剂提取的方法为常规的水煎煮提取或以低浓度的醇溶液提取。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和治疗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癌变以及预防结直肠腺瘤复发的药物中的应用。上述制药用途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验证均证实疗效确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制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防治结直肠腺瘤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乌梅︰僵蚕=1︰1。

制备和给药剂量:先将所述的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用粉碎机粉碎,取全粉制大蜜丸,每日服用剂量按全粉计为36g。

实施例2

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乌梅︰僵蚕=1︰0.5。

制备和给药剂量:先将所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混合,加10倍质量的纯水,煎熬40分钟,取汁分两次温服,每日剂量以组合物计为50g。

实施例3

防治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及增生性息肉的中药复发组合物,其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乌梅︰僵蚕=1︰2。

制备和给药剂量:先将所述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混合,加8倍质量的30%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60分钟,提取液减压浓缩到无醇味,以热水200ml溶解,分两次温服,每日剂量以组合物计为54g。

以下通过试验例阐述本发明中药复方制剂的有益效果,包括动物药效学试验和临床疗效试验。

实施例4 AOM/DSS复合法诱导小鼠结直肠腺瘤的药效研究

利用化学致癌剂氧化偶氮甲烷(AOM)与致炎剂葡聚糖硫酸钠(DSS)的协同作用,模拟肠道黏膜上皮持续的损伤与修复病程,即首先用AOM诱导癌变,然后使实验小鼠持续暴露在DSS的炎性刺激环境下,可在短期内建立小鼠结直肠腺瘤及癌变模型。

试验动物: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体重:18~22g。

动物分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A给药组、B给药组;C给药组、D给药组;E给药组、F给药组;G给药组;共计10组。

试验药物:阳性对照药物为阿司匹林;

A给药组为乌梅︰僵蚕=1︰3(重量比);

B给药组为乌梅︰僵蚕=1︰0.2(重量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63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