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色烟用香料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4701.0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7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宋旭艳;刘祥浩;陈义坤;柯伟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香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色烟用香料珠及制备方法。所述香料珠制备是首先将固体混合粉料置于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并将粘合剂溶液作为浆料进行喷洒,粉末在离心机中旋转形成母核,然后将母核继续放置于离心包衣造粒机中,并将色香料粘合溶液作为浆料进行喷洒,在喷洒的过程中加入固体混合粉料,继续放大制丸使其粒径增长形成可变色烟用香料珠;其中固体粉末是由天然植物粉末、淀粉、壳聚糖、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形成;变色香料粘合溶液是由粘合剂、色素、香精、变色油墨和水混合而成。本发明不但给卷烟带来能够提高抽吸品质的香味,还能在抽吸时很直观地看到颗粒珠的颜色变化,使消费者感受到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烟用滤棒中,并能够变色的烟用香料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卷烟中添加香精,目前主要有几种方式:1.在烟丝中直接加香加料;2.在滤棒中以香线的方式带入;3.在滤棒中采用胶囊的形式包裹加入;4.在滤棒中以微胶囊的方式加入。这几种方式多个卷烟品牌均在使用,消费者难以找到更新颖的消费体验。
变色油墨是一种通过一种借助性物质变色的特种油墨,可用在防伪行业、玩具行业、礼品行业、服装行业、工艺品行业等。变色油墨主要分成几个大类:1.感温变色油墨;2.紫外线感光变色油墨;3.紫外荧光变色油墨;4.红外激发变色油墨;5.遇水变色油墨;6.光学变色油墨;7.夜光变色油墨。在这几种类别中,因为考虑到卷烟中的应用,是用于卷烟内部,难以与紫外线、荧光、红外线、夜光、水等直接接触发生反应,所以考虑利用感温变色的原理,将变色油墨与香精载体结合,应用到卷烟中,提高香精使用的新颖性。
感温变色油墨可随温度的上升、下降而反复必变颜色。(以31℃红色为例,变色形式为31℃以上呈现无色,31℃以下呈现红色)。感温变色油墨有三个大类:1.常温下显示某种特定颜色,经加温后颜色消失变为无色,冷却后立即恢复到原有颜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称为“可逆温变消色油墨”;2.在常温下显示无色,经加温后变为另外一种颜色,冷却后又恢复为原来的无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称为“可逆温变发色油墨”;3.油墨在常温下显示颜色,加温后变为另外一种颜色,因其变化过程可逆称为“可逆温变转色油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变色的烟用香料珠及其制备方法,该香料珠将感温变色油墨用到香料珠的制备工艺中,制成的彩珠不仅具有鲜艳的色彩、载入适宜的香味物质,还能具有变色效果。将其添加到卷烟透明滤棒中,卷烟抽吸所产生的烟气温度对彩珠进行加热,彩珠受热颜色发生改变,同时烟气带出颗粒珠中的致香成分,使消费者感受到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体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变色烟用香料珠,其特征在于所述香料珠是由母核和变色香料外壳组成直径为1.0~4.0mm的可变色彩色香料珠,其中母核的粒径为250~450μm,所述变色香料外壳通过包衣的方式包裹于母核表面;
所述母核原料包括质量百分比为50~90%的固体混合粉料与质量百分比为10~50%粘合剂溶液,其中粘合剂溶液是由质量百分比为1~20%的粘合剂与80~99%的水混合配制而成;
所述变色香料外壳原料包括质量百分比为70~90%的固体混合粉料与质量百分比为10~30%的变色香料粘合溶液,其中所述变色香料粘合溶液是由粘合剂、色素、香精、变色油墨和水按照重量份数比1~20:0.1~10:0.1~10:0.1~20:50~90的比例混合而成;
上述配方中,所述固体混合粉料是由天然植物粉末、淀粉、壳聚糖、微晶纤维素按照重量份数比1~30:1~50:1~50:1~20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粘合剂为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色素为水溶性食用色素;所述香精为水溶性香精;所述变色油墨为感温变色水溶性油墨,其变色基本温度为5℃~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47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