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页岩尾渣粉悬浮石灰窑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4065.1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6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代家聚;赵迎朝;王群红;陈辉;李利平;潘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建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10 | 分类号: | C04B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 代理人: | 王滨生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页岩 尾渣粉 悬浮 石灰窑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窑炉改造烧制油页岩尾渣的生产工艺,尤其是一种油页岩尾渣粉悬浮石灰窑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油页岩是一种含有石油的沉积岩,蕴藏量十分巨大,折算成页岩油约达4500亿吨,超过世界石油资源量;印尼油页岩经干馏系统提取油品后,产生80%的尾渣粉,粒度小于1㎜,尾渣粉的主要成分为CaCO3,含量为85%,可以生产活性石灰;国内油页岩尾渣粉的加工设备和方法较少,如果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对小于1㎜的粒度的尾渣,无法用回转窑和竖窑来生产活性石灰,我国活性石灰采用回转窑和竖窑两种生产方法,都要求采用块状石灰石,回转窑使用的石灰石粒度范围为20~50㎜,竖窑使用的石灰石粒度范围为40~80㎜,油页岩尾渣无法用回转窑和竖窑来生产活性石灰;活性石灰作为冶炼、化工、建筑、医疗卫生、火力电厂脱硫等行业的基础性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同时,目前的近年来水泥市场产能过剩状况逐步加剧,水泥市场持续低迷,水泥价格大幅度下跌,部分水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
鉴于上述的诸多原因,以油页岩尾渣粉为原料,利用现有预分解水泥熟料线的部分装备和设施,改进现有预分解水泥熟料线为石灰线,需要在预分解系统下部增加石灰悬浮冷却系统,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石灰,现提出一种油页岩尾渣粉悬浮石灰窑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国内油页岩尾渣粉的加工设备和方法较少,如果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对小于1㎜的粒度的尾渣,无法用回转窑和竖窑来生产活性石灰,我国活性石灰采用回转窑和竖窑两种生产方法,都要求采用块状石灰石,回转窑使用的石灰石粒度范围为20~50㎜,竖窑使用的石灰石粒度范围为40~80㎜,油页岩尾渣无法用回转窑和竖窑来生产活性石灰;活性石灰作为冶炼、化工、建筑、医疗卫生、火力电厂脱硫等行业的基础性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同时,目前的近年来水泥市场产能过剩状况逐步加剧,水泥市场持续低迷,水泥价格大幅度下跌,部分水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通过合理的设计,提供一种油页岩尾渣粉悬浮石灰窑的生产方法,以油页岩尾渣粉为原料,利用现有预分解水泥熟料线的部分装备和设施,改进现有预分解水泥熟料线为石灰线,需要在预分解系统下部增加石灰悬浮冷却系统,就可以生产出合格的石灰,既能变废为宝,创造经济效益,又能实现固废零排放,保护环境。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油页岩尾渣粉悬浮石灰窑的生产工艺,所述的油页岩尾渣粉悬浮石灰窑,是由:C1悬浮预热器、C2悬浮预热器、C3悬浮预热器、C4悬浮预热器、C5气固分离器、分解炉、第一悬浮冷却器、第二悬浮冷却器、第三悬浮冷却器、喂料口、分料阀、分解炉燃烧器、增湿塔、窑尾高温风机、窑尾收尘器、窑尾风机、窑尾烟囱、回转窑尾构成;增湿塔一侧设置回转窑尾,回转窑尾上方设置分解炉;增湿塔另一侧设置窑尾烟囱,增湿塔与窑尾烟囱之间依次设置窑尾高温风机与窑尾收尘器和窑尾风机,增湿塔下部与窑尾高温风机与窑尾收尘器和窑尾风机与窑尾烟囱之间设置串联管道;窑尾收尘器下口设置石灰输送管道,石灰输送管道出口端设置石灰库;
分解炉上方分别设置C5气固分离器、C4悬浮预热器,分解炉下部的热气流管道口上方设置分解炉燃烧器;C4悬浮预热器下口与分解炉下部一侧之间设置下料管道;分解炉上口与C5气固分离器上部一侧之间设置上升混合热气流管道,C5气固分离器上口与C4悬浮预热器上部一侧之间设置上升混合热气流管道,C5气固分离器下方设置分料阀;
C5气固分离器上方设置C3悬浮预热器,C3悬浮预热器上部一侧与C4悬浮预热器上口之间设置上升混合热气流管道;C3悬浮预热器下口与C5气固分离器上端的上升混合热气流管道之间设置下料管道,C3悬浮预热器一侧设置C2悬浮预热器,C3悬浮预热器上口与C2悬浮预热器一侧之间设置上升混合热气流管道,C2悬浮预热器下口与C4悬浮预热器上端的上升混合热气流管道之间设置下料管道;
C3悬浮预热器上方设置C1悬浮预热器,C1悬浮预热器一侧与C2悬浮预热器上口之间设置上升混合热气流管道,上升混合热气流管道中段设置喂料口,C1悬浮预热器下口与C3悬浮预热器上端的上升混合热气流管道之间设置下料管道,C1悬浮预热器上口与增湿塔上口之间设置废气输出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建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建材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40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送风系统
- 下一篇:直筒式节能环保石灰窑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