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弯管分拣机的导正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3478.8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6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练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导正板 传送带 触碰 转动 导正机构 出料端 分拣机 侧面设置 水平转动 摩擦层 侧边 放倒 前行 摆放 电机 传输 驱动 | ||
本发明的一种弯管分拣机的导正机构,包括传送带、能够触碰流经的弯管的触碰轮、驱动触碰轮转动的电机和能够改变弯管的端口朝向的导正板,导正板和触碰轮均安装在传送带的上方,导正板的其中一端部位于传送带的中部且往传送带的出料端倾斜摆放,导正板朝向传送带的进料端的一侧面设置有摩擦层。使用本发明时,弯管流经触碰轮时被转动的触碰轮触碰,触碰放倒弯管的同时,弯管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动,初步改变弯管的端口朝向;弯管随传送带流至导正板,当弯管的端口与导正板接触时,导正板能够使弯管水平转动;当弯管的侧边与导正板贴住时,弯管能够贴着导正板前行,弯管流过导正板后继续随传送带继续往传送带的出料端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导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分拣机的导正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车间都已经实现了流水线管理。利用流水线作业生产的产品通过传送带的机械运动来运送,减少了产品的人工搬运,使工作强度降低,产品磨损减少,实现工序的合理安排,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生产进入科学的调度和管理。现需使用传送带传送一种弯管,弯管从供料槽送到传送带的输入端后,经过传送带传送至传送带的后端部,然后被机械手识别抓取。弯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弯管的结构由相互垂直的两边以及两边之间的圆角组成的中空弯管。机械手一般采用真空吸附装置来吸附该弯管,由于弯管有一定的重量,如果弯管以立起来的姿态(即弯管一端口朝下、另一端口水平)被机械手抓取时,上方的机械手只能向下抓取弯管的端口朝向水平的一边的外侧,吸附着力点就非常小,弯管被吸附后可能还没到达治具就掉落了,导致无法完成下一道工序;弯管放倒后,为了便于进行下一工序,需要对横躺的弯管进行导正,以使弯管的其中一个开口朝向传送带的前进方向。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导正机构来把弯管放倒、导正,放倒即是使弯管的两个端口均是朝向水平方向,其中一个端口朝向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这样机械手抓取时就能够向下吸附弯管的中部,有比较大的吸附着力点,弯管被吸附后就不会中途掉落,能够顺利完成工序。
当需要把传送带上立起来的弯管放倒至水平横躺,传统的思维方法一般有两种,其中一种是在传送带侧方设置顶针把弯管推倒,这种方法需要设置感应机构来感应经过的弯管,还要设置顶针机构来推倒弯管,设计制造成本均比较高,而且工作效率比较慢;另一种在传送带装上一块挡板,挡板与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大于弯管横躺高度,而小于弯管立起来的高度,当弯管经过挡板下方时,立起来的弯管受到阻挡而倒下。而这两种方式只能放倒弯管,而没有导正弯管的功能,无法满足工作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弯管分拣机的导正机构,该机构能够把传送带上的弯管放倒至水平摆放,而且能够对大部分的弯管进行导正,以使弯管开口方向朝向预设方向摆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弯管分拣机的导正机构,包括传送带、能够触碰流经的弯管的触碰轮、驱动触碰轮转动的电机和能够改变弯管的端口朝向的导正板,导正板和触碰轮均安装在传送带的上方,触碰轮和导正板之间相对传送带的传输方向前后设置,导正板的其中一端部位于传送带的中部且往传送带的出料端倾斜摆放,导正板朝向传送带的进料端的一侧面设置有摩擦层, 弯管从传送带的进料端流进,流经触碰轮时被转动的触碰轮触碰,然后随传送带流至导正板,当弯管的端口与导正板接触时,导正板能够使弯管水平转动,当弯管的侧边与导正板贴住时,弯管能够贴着导正板前行,弯管流过导正板后继续随传送带继续往传送带的出料端传输。
其中,所述摩擦层为设置于导向板的泡沫棉层,以使摩擦层的摩擦系数大于传送带表面的摩擦系数。
其中,触碰轮与传送带之间的高度为可调整的。
其中,传送带包括水平且相互并列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导正板倾斜横跨第一传送带,导正板的一端部延伸至第二传送带。
其中,导正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部和平行部,倾斜部横跨第一传送带并延伸至第二传送带,平行部与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3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