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秸秆生产人造板材料时联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2001.8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1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曹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米铎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10 | 分类号: | B27N3/10;B27N3/02;B27L11/06;B27N1/00;D21C5/00;C08B37/14;A61K36/899;C12P1/00;C01B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龙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72 | 代理人: | 刘燕丽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板材料 秸秆 高附加值产品 联产 高纯度 秸秆综合利用 半纤维素 低温高压 高完整性 秸秆利用 生物酶解 有机溶媒 碳酸硅 黄酮 汽爆 生产 精炼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秸秆生产人造板材料时联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方法,属于秸秆综合利用领域。本发明由秸秆同时获得高纯度黄酮、碳酸硅、半纤维素、人造板材料等,而且通过低温高压、多次汽爆、生物酶解、有机溶媒等措施精炼出了高纯度、高完整性、高质量的上述秸秆组分。本发明在利用秸秆生产人造板材料的同时联产高附加值产品,既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又增加了秸秆利用的附加效益,投资少、周期短,易于工业化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秸秆生产人造板材料时联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板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这里所述人造板材料包括胶合板、纤维板以及墙体、包装、家居、建筑、装修等材料。由于我国森林资源严重短缺,主要以木材为原料的我国人造板材料产业受到很大掣肘。因而寻求木材替代原料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大量的研究,作物秸秆是比较理想的木材原料的替代品。
我国每年可收获各种作物秸秆9亿多吨。这里所述秸秆,包括小麦、玉米、水稻、棉花、高粱、麻类、大豆、花生、薯类、瓜类等作物及苜蓿、沙打旺等牧草收获籽实后剩余的茎、叶、皮(壳)、蔓藤(秧)等以及玉米芯、甘蔗(渣)、芦苇、竹子等。
与木材相比,秸秆成份中纤维含量稍低、灰分含量高、色素丰富。在用秸秆生产人造板材料时,实际利用的是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因此,根据秸秆成份的特点,在生产人造板材料工艺之前,一是提取出附加值较高的半纤维素、色素等成份,二是脱除绝大部分灰分并将灰分中的硅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在上述成份预提取之后,秸秆剩余物中的纤维相对含量大大提高,有助于生产优质人造板材料,同时脱除了大部分的灰分,有效避免了灰分硅质对人造板材料质量的危害。
在现有技术中,利用秸秆生产人造板材料时联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有效的由秸秆生产人造板材料时联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由秸秆生产人造板材料时联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黄酮的提取与精炼
A1)秸秆粉碎后置于汽爆罐中,向所述汽爆罐中通入惰性气体将罐内空气排净后封口;然后加压至1-5 MPa,保压20-120分钟后喷放,得秸秆汽爆粉末;
A2)将所述秸秆汽爆粉末置于汽爆罐中,并加入秸秆汽爆粉末1-25倍体积的乙醇,通入惰性气体,排净罐内空气后封口;继续间歇性地向罐内通入惰性气体,以维持罐内压力为1-5 MPa,16-20℃下保压20-180分钟后喷放;
A3)将步骤A2)喷放后的浆状物移至研磨磨中磨浆;
A4)固液分离,得滤渣一和滤液一;采用乙醇洗涤滤渣一,洗涤后的乙醇液与滤液一合并,得合并液一;
A5)脱除合并液一中的固相颗粒,脱除固相颗粒后的合并液依次经过超滤、反渗透膜分离去除分子量大于1000道尔顿以及小于300道尔顿的杂质成分,得到黄酮澄清液;
A6)蒸发除去所述黄酮澄清液中的溶媒乙醇,剩余物用乙醇洗涤;
A7)经干燥、粉碎,得黄酮成品;
B碳酸硅的制备
B1)将洗涤后的滤渣一置于汽爆罐中,加入滤渣一质量1-25倍的水,加入碱液至碱液在汽爆罐中的质量分数为1-15%,向汽爆罐中通入水蒸汽至温度升至80-100℃后,停止通水蒸汽;向汽爆罐中通入惰性气体,将汽爆罐内空气排净、封口;然后间歇性向汽爆罐内通入水蒸汽以及惰性气体,以维持汽爆罐内温度为60-120℃、压力为0.1-1.5MPa,保温保压10-120分钟后喷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米铎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米铎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2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