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固态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1988.1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1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九洲千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1/46 | 分类号: | H01G11/46;H01G1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对称 超级 电容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氧化镍和氧化铁分别作为正负极的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石油资源日趋短缺,并且燃烧石油的内燃机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人们都在研究替代内燃机的新型能源装置,已经进行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化学电池产品及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它们固有的使用寿命短、温度特性差、化学电池污染环境、系统复杂、造价高昂等致命弱点,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超级电容器以其优异的特性扬长避短,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的化学电池用于车辆的牵引电源和启动能源,并且具有比传统的化学电池更加广泛的用途,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对超级电容器进行研究与开发。其中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不仅在研发生产上走在前面,而且还建立了专门的国家管理机构(如:美国的USABC、日本的SUN、俄罗斯的REVA等),制定国家发展计划,由国家投入巨资和人力,积极推进。就超级电容器技术水平而言,俄罗斯走在世界前面,其产品已经进行商业化生产和应用,并被第17届国际电动车年会(EVS—17)评为最先进产品,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急起直追,各国推广应用超级电容器的领域已相当广泛。在我国推广使用超级电容器,能够减少石油消耗,减轻对石油进口的依赖,有利于国家石油安全;有效地解决城市尾气污染和铅酸电池污染问题;有利于解决战车的低温启动问题。目前,国内主要有10余家企业在进行超级电容器的研发。但是现有超级电容器不能满足高能量密度的要求并且在材料选取上比较单一,多数都是碳-碳、金属氧化物-碳、金属氢氧化物-碳组成的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固态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合成工艺简单,节约环保,价格低廉,产物形貌可控,在比电容、循环、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上也体现出了优越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由正极、负极、隔膜、固态电解质和集流体构成,所述正极由氧化镍纳米片制成,负极由氧化铁纳米棒制成。
一种上述全固态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利用沉淀法或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和羟基氧化铁,使其生长在某种衬底上;
二、再将长在衬底上的氢氧化镍和羟基氧化镍在300~500℃下煅烧1~5h,得到氧化镍和氧化铁;
三、将氧化镍和氧化铁分别浸入到已经制备好的电解液中5~20min;
四、最后将两种材料用隔膜隔开,封装,放入烘箱40~80℃干燥8~15h。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水热法中所用镍盐为硝酸镍和氯化镍中的一种,铁盐为六水三氯化铁和硫酸铁的一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衬底为碳布和泡沫镍中的一种或两种。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电解液为聚乙烯醇、氯化锂、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隔膜为纤维素隔膜、聚丙烯膜、隔膜纸和高分子半透膜中的一种。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氧化镍和氧化铁分别作为正负极的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将其串联后可以点亮蓝色的LED灯泡,体现了较好的实用性,如果加以改进和优化,以后有望成为理想的储能器件。
2、选取的材料都是具有很好赝电容性能氧化物,充分打破了常规的组合形式。
3、具有廉价,环保、可回收性。
4、具有高的理论电容值和在碱性环境中很好的稳定性。
5、由于其具有很好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等优点。
6、合成工艺和组装工艺简单,节约环保,价格低廉,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材料和器件在储能上。
7、从电化学测试中可以得出,单一的氧化镍和氧化铁都存在一个较高的电容,分别是1.3F·cm-2和502mF·cm-2,将其组装成一个器件之后,仍然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电容,此外,这个器件再循环10000圈之后,其电容的保留效率仍可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体现了优越的循环寿命。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按照如下步骤制备上述全固态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九洲千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九洲千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1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隔离膜及储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