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环氧氯丙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1965.0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2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单玉华;郑一天;储海霞;毛翠霞;王超;冯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3/08 | 分类号: | C07D303/08;C07D30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移 催化 合成 环氧氯 丙烷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环氧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环氧氯丙烷的方法。本发明用粉状碱与过量的二氯丙醇进行脱氯化氢的皂化反应,过量的二氯丙醇既作为反应物又作为反应介质,并且使用液态的醚类催化剂代替传统的离子型催化剂,使生成的盐以固体形式存在于反应体系而易于分离,使得在较低能耗下实现副产盐的回收,并避免含盐皂化废水的产生,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氧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和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表面活性剂、医药、农药、离子交换树脂等。
环氧氯丙烷主要是由相应的二氯丙醇与碱经皂化反应而制得。皂化反应是一快速反应,且得到的产品环氧氯丙烷不稳定。为提高产品收率,目前工业上广泛采用的生产方法是用较稀的烧碱水溶液或石灰乳液,在塔式反应器(即所谓的皂化塔)中进行皂化反应,在塔釜通入水蒸汽直接加热汽提生成的环氧氯丙烷,使产品从塔顶蒸出。但这样的生产方法造成大量的含盐废水。
传统的生化法不能处理这类高含盐、有机氯废水,因为当含盐高于1.5%时,就会使微生物失活。近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研究耐高盐的菌株,但发现在盐浓度波动冲击下,菌胶团会发生解体,COD去除效率明显下降,甚至会出现出水COD高于进水COD,而且长时间难以恢复。所以对高含盐废水至今仍没有很好的生化处理方法。
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监管措施越来越严厉的情况下,企业开始采用多效蒸发(三效或五效蒸发),将高含盐废水浓缩结晶而脱盐。但是多效蒸发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能耗高,造成产品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将二氯丙醇、相转移催化剂、粉状碱混合后预热并进行皂化反应,
其中,二氯丙醇可以以市售产品的形式加入,该市售产品中二氯丙醇的重量含量为85~98%,其他物质为水和氯化氢,且氯化氢的重量含量为1~5%;
相转移催化剂为分子量650~2000的醚类化合物,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子量约65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约1100)、十八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约1180)、聚乙二醇(分子量约2000),
此外,相转移催化剂也可以为氯代季铵盐,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
粉状碱是生石灰、熟石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等,粉体碱的粒度越细越好,优选150目~600目;
其中,二氯丙醇相对粉状碱过量,即二氯丙醇与熟石灰(或生石灰)的用量摩尔比为3~6:1(化学计量摩尔比应为2:1);二氯丙醇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锂)的用量摩尔比为1.5~3:1(化学计量摩尔比应为1:1),
相转移催化剂与二氯丙醇的重量比为0.005~0.01:1;
二氯丙醇、相转移催化剂、粉状碱三者的混合温度为35~50℃,混合时间为20~60秒;
混合后采取间接蒸汽加热方式进行预热,使混合物温度达到50~85℃后进行皂化反应。
作为优选:本发明采用附图1中的装置实现上述相转移催化合成环氧氯丙烷:
在反应物预混釜(1)中,将二氯丙醇和相转移催化剂与通过粉状碱进料泵(2)输入的粉状碱混合后,用预热器进料泵(3)输送至预热器(4),预热后的物料与皂化反应液混合后进入皂化反应塔(5)进行皂化反应(如果是在皂化反应塔(5)中没有皂化反应液的情况下,直接将二氯丙醇、相转移催化剂、粉状碱的混合物输送进入皂化反应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1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