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食型秋玉米种植新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1303.3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芹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鲜食 玉米种植 农民收入 晚秋作物 优质高效 鲜果穗 玉米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食型秋玉米种植新技术,鲜食型秋玉米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晚秋作物,其特点是:营养丰富,一般亩产鲜果穗700‑1000公斤,可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秋玉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鲜食型秋玉米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晚秋作物,营养丰富,一般亩产鲜果穗700-1000公斤,可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玉米种植存在的技术问题。采用新的种植方法:
1、选用良种:选用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育期短,优质高产,穗形美观,鲜果穗食味佳的杂交一代糯玉米良种,如苏玉糯1号,浙糯1号,中糯1号,沪玉糯1号,2号等。
2、适期播种:为确保鲜果穗灌浆结实期温度18――20,可在7月上旬开始分批分期播种,最迟在8月6日(立秋前)。
3、育苗移栽:秋玉米播种期间,正值高温天气,雷阵雨频繁。宜采用育苗小苗带土移栽。育苗地要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苗地,苗床做到湿润,荫凉,上面铺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防太阳直射和雷阵雨袭击。出苗后揭去覆盖物,待苗二叶一心时移栽大田。
4、合理密植:为确保鲜果穗大小均匀,提高果穗产量和质量,一般亩栽4500――5000株。
5、科学用肥:坚持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的原则。一般亩施腐熟厩肥2500公斤,三之复合肥30公斤作基肥。移栽时亩施活棵肥稀人粪尿500公斤。中耕除草时亩施尿素5-7.5公斤苗肥,加水浇施,促进早发。拔节时亩施拔节肥尿素7――8公斤,促平衡生长。穗 肥在播后35天施用,亩施尿素15公斤,开沟深施覆土,清沟培土地。
6、适时采收:采收期以授粉后32-35天为宜。过早采收糯性产量低,过迟缺少鲜香甜味。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播全苗的成果,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实用,而且可以达到出苗快、匀、齐,有利于培育选择壮苗,达到丰产丰收,对于后期大田管理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为确保鲜果穗大小均匀,提高果穗产量和质量,一般亩栽4500――5000株。
2、坚持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的原则。一般亩施腐熟厩肥2500公斤,三之复合肥30公斤作基肥。移栽时亩施活棵肥稀人粪尿500公斤。中耕除草时亩施尿素5-7.5公斤苗肥,加水浇施,促进早发。拔节时亩施拔节肥尿素7――8公斤,促平衡生长。穗肥在播后35天施用,亩施尿素15公斤,开沟深施覆土,清沟培土地。
3、采收期以授粉后32-35天为宜。过早采收糯性产量低,过迟缺少鲜香甜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芹,未经张瑞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13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玉米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止小麦冬季冻害及补救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