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脱硝催化剂再生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50919.9 | 申请日: | 2016-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1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殷立宝;陈元金;范军辉;庄英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38/68 | 分类号: | B01J38/68;B01J31/38;B01D53/86;B01D53/56;B01D53/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炳财;屈慧丽 |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硝催化剂 低碳 催化剂 再生 活化液 切割 催化剂测试装置 催化剂再生 烟气分析仪 质量百分比 超声水洗 二氧化钛 模拟烟气 偏钒酸铵 脱硝效率 壳聚糖 硝酸镍 烟道 整形 吹灰 煅烧 浸泡 冷却 测试 | ||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再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碳脱硝催化剂再生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毒活化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壳聚糖0.1~2%、二氧化钛10~15%、偏钒酸铵1~5%、硝酸镍0.1~5%和余量的水。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脱硝催化剂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催化剂切割,通过配气模拟烟气流速为6~8m/s的烟道,在催化剂测试装置中反应,并利用烟气分析仪测试脱硝效率;b)将步骤a)切割的催化剂进行吹灰,然后将所述催化剂进行超声水洗,干燥;c)将步骤b)的产物置于SO2和H2O气氛中煅烧;d)将步骤c)的产物在上述抗毒活化液中浸泡12h,干燥后进行冷却整形得产品。本发明公开的脱硝催化剂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硝催化剂再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碳脱硝催化剂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是NO、N2O、NO2、N2O3、N2O等多种氮的氧化物统称,同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氮氧化物可作为一次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研究表明,氮氧化物浓度过高时会对人体内部器官产生强烈的刺激性伤害。氮氧化物除了作为一次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外,还会导致多种二次污染的生成,最主要表现在氮氧化物的二次污染是形成区域灰霆和细粒子等污染的重要原因,从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尤其是北方部分城市大气能见度口趋下降,灰霆天数持续增加,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近年来国内权威研究表明,随着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增加,我国酸雨污染类型由硫酸型向硫酸和硝酸复合型逐渐转变,硝酸根离子在酸雨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随着NOX排放的快速增长,我国区域酸雨形势恶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我国在二氧化硫减排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NOX排放引起的各种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各级政府的深度关注。目前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逐步加强了对NOX排放的控制标准和要求,将其重点列入“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从NOX排放行业来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导致我国NOX排放量最为严重,数据显示,2011年电力、热力生产导致的NOX排放占到全国的66.7%,这其中又以火电行业排放量最大,占到38%左右,因此,电力行业是我国控制NOX排放的重点领域。为了符合国家相关规划及政策的要求,满足NOX减排目标,同时达到标准的排放限值,减少NOX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国内外专家学者基于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和特点,已经做了大量关于燃煤电厂NOX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其中烟气脱硝技术成为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最有效手段,电厂脱硝技术中,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效率高,反应过程无副产物、装置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得到国内外广泛应用。其中,催化剂作为SCR系统的核心,其费用最高约占初期总投资的60%,催化剂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脱硝效果。但是长时间的运行,催化剂积灰与堵塞、催化剂的烧结与活性组分挥发、催化剂的中毒和催化剂的机械磨损会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因此,催化剂再生成为影响烟气脱硝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研发一种效果良好的催化剂再生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脱硝催化剂再生方法,所述脱硝催化剂再生的方法的效果优良,且再生过程简单易行,再生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毒活化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脱硝催化剂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催化剂切割,通过配气模拟模拟具有一定流速的烟道,在催化剂测试装置中反应,并利用烟气分析仪测试脱硝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09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蚯蚓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株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的萎缩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