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件底部浇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50136.0 | 申请日: | 2016-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16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灵;陈忠义;管伦;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磷机电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0300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底部 浇注 系统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钢熔液和不锈钢熔液的浇注系统,属于铸造领域。
背景技术
铸造工艺中,底部浇注工艺是最优选择工艺,任何铸造产品只要能实现底部浇注的,就不会选择其它的浇注方式。但是,现在大部分铸造产品不能实现底部浇注,是因为现有的铸造规范工艺中,底部浇注工艺的进水方式会受到铸造产品形状的制约,而选择其它的浇注工艺,使铸造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内在质量达不到合格。或者要保证铸造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内在质量,必须采取特别的措施,这样不仅会提高铸造产品的制造成本,而且会增加制造的难度,对设备或人的技术要求也会相对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件底部浇注系统,熔液能平稳地充型,并且有效地降低熔液(特别是铸钢和不锈钢熔液)的充型时间,从而降低铸件浇注时的铸造成本和铸造难度,降低对设备的要求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保证铸件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铸件底部浇注系统,包括内浇道,内浇道末端连接有进水道,进水道与铸件型腔连通,所述进水道的截面形状为下大上小的梯形,进水道梯形截面的底边高度低于内浇道的底边高度,进水道与内浇道接壤处设有缓冲斜坡,所述进水道的高度大于内浇道的高度。
进水道截面呈梯形一是可以有效防止熔液在流动过程中液面的波动,保证液面平稳流入造型的型腔内;二是有储热的作用,让进水道保持足够的温度使熔液获得较好的流动性。
进水道梯形截面的底边高度低于内浇道的底边高度,目的主要是增大截面积,起到释放冲击能量的作用,确保熔液平稳充满进水道。
缓冲斜坡的斜度主要作用是过渡。该斜度的控制角度(即下文中提到的夹角B)是随着内浇道的高度大小来确定的。内浇道的高度大,角度就选择大的;内浇道的高度小,角度就选择小的。
进水道的高度大于内浇道的高度,两者的高度比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个控制范围既保证了缓解振荡和储热的需要,又保证了经济性。小了达不到技术要求;大了不仅浪费,还会造成铸件生产缩孔缺陷。
所述进水道为直线型或者弧线型,具体开设形式根据进水部位的形状确定。
优选的,所述进水道的高度与内浇道的高度比值为2.25:1。
所述进水道顶边与末端边线的夹角A为108°。
所述缓冲斜坡斜边与进水道底边的夹角B范围为130°~160°。
一种铸件底部浇注系统的设计方法,在内浇道的末端设计一条下大上小的梯形截面进水道,且该进水道选择铸件底部无砂芯头阻挡的部位作为熔液的进水部位(进水口),并根据所选择部位的形状决定进水道的数量、进水道的开设形式。
设计时,进水道选择直线或弧线主要根据具体的铸件形状,原则是直线优先,在直线不能满足技术工艺要求的情况下,才使用弧线。进水道的数量、进水口的数量同样要根据铸件的具体情况计算后设置。
所述浇注系统为封闭式浇注系统。
本发明在传统浇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在内浇道与型腔之间加入了进水道这一结构,该结构不同于简单的延伸内浇道,而是扩展了内浇道与型腔之间进水空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开设方式不受铸造产品形状的影响,只与设置的部位相关。
2、铸钢熔液和不锈钢熔液能实现平稳地充型,不会因为距离问题而产生浇不足的现象。
3、因实现了多点进水,所以能有效地降低熔液的充型时间,实现快速浇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设计的底部浇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某种不锈钢冷凝管的浇注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某种不锈钢泵蜗壳的浇注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中铸件的浇注系统在内浇道1末端连接有进水道2,进水道2与铸件型腔连通,进水道2的截面形状为下大上小的梯形,进水道2梯形截面的底边高度低于内浇道1的底边高度,进水道2与内浇道1接壤处设有缓冲斜坡4。进水道2为直线型或者弧线型。进水道2的高度大于内浇道1的高度,图1中,内浇道1的高度为a,进水道2底部位于内浇道1底部下方1.25a处,换句话说,进水道2的高度与内浇道1的高度比值为2.25:1。进水道2顶边与末端边线的夹角A为108°。缓冲斜坡4斜边与进水道2底边的夹角B范围为130°~160°。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磷机电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开磷机电装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0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