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壳体增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9311.4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一;金长均;李文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株)星宇HITECH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岳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壳体 增强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车轮壳体增强结构,其被构造为增强车体中的车轮壳体的刚性,并且包括:安装部,被构造为形成内车轮壳体的顶表面,且在其上安装有减震器安装支架;盖部,从安装部的内侧端向下一体地延伸形成,在盖部的下侧形成有与后侧围板装配的装配孔;和后车箱盖安装部,在安装部的顶侧朝向后方一体地延伸形成,在后车箱盖安装部的后端形成有铰接安装端,铰接安装端具有用于安装后车箱盖的铰接部的安装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壳体增强结构,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增强车轮壳体的刚性的车轮壳体增强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地,车辆悬架中的车体安装部的刚性是影响NVH(噪声振动粗糙度),即车辆的噪声振动特性和车辆的行驶和处理性能的重要因素。
悬架分别安装在车辆的前车轮与车体之间以及车辆的后车轮与车体之间。一般地,悬架的一端连接到车辆的车轮和通过车轮连接的转向节(knuckle),并且悬架的另一端与车轮壳体连接。
车轮壳体用于保护安装在车体中的车轮。前车轮壳体安装在车体的前方向上。后车轮壳体安装在车体的后方向上。
后车轮壳体与后侧围板部、减震器部和后车箱盖的安装支架联接。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后侧围板部、减震器部和后车箱盖的安装支架被构造为分开的面板,并且各面板通过熔融结合彼此连接,以至于连接性是不充足的。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面板是分开构成的,重量和制造成本由于构成元件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装配操作的安装时间增加。
本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为了增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并且因此可以包含不形成已经在本国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一体安装后侧围板部、减震器部和后车箱盖的优点的车轮壳体增强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其中形成有用于在碰撞时增强刚性的肋形件的车轮壳体增强结构。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增强车体中的车轮壳体的刚性的车轮壳体增强结构,所述车轮壳体增强结构包括:安装部,被构造为形成内车轮壳体的顶表面,并且在其上安装有减震器安装支架;盖部,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端向下一体地延伸形成,在所述盖部的下侧形成有与后侧围板装配的装配孔;和后车箱盖安装部,在所述安装部的顶侧朝向后方一体地延伸形成,在所述后车箱盖安装部的后端形成有铰接安装端,所述铰接安装端具有用于安装后车箱盖的铰接部的安装孔。
此外,可以以所述装配孔为基准分别在所述盖部的前内表面和后内表面的下部形成有与地板安装支架接合的接合端。
此外,所述盖部可以包括沿前侧端和后侧端形成的凸缘,所述凸缘结合到形成所述内车轮壳体的前面和背面的前面板和背面板的各内侧端。
此外,可以以所述后侧围板结合到所述装配孔的周缘的方式,在所述盖部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结合面。
此外,所述安装部可以包括沿前侧端和后侧端形成的凸缘,所述凸缘结合到形成所述内车轮壳体的前面和背面的前面板和背面板的各内侧端。
此外,所述安装部可以通过双头螺栓与所述减震器安装支架接合。
此外,所述后车箱盖安装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安装部的顶表面的外侧端一体地形成。
此外,所述外表面可以通过与所述外表面在宽度方向上连接的多个隔壁支撑在所述安装部的顶表面上。
此外,所述铰接安装端可以由沿着所述后车箱盖安装部的外表面的顶端一体延伸的顶表面构成。
此外,所述安装部可以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形成的多个平行肋形件,所述多个平行肋形件以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的方式形成在底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株)星宇HITECH,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株)星宇HITECH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93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端网页包含实现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防沉迷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