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摩擦式弯振复合型双足压电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8422.3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30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韬;任金鹏;李晓旭;杨航;马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2 | 分类号: | H02N2/02;H02N2/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恒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2 | 代理人: | 李荣武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式弯振 复合型 压电 驱动 装置 | ||
1.一种变摩擦式弯振复合型双足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摩擦式弯振复合型双足压电驱动装置包括有连接螺栓(1)、弹簧垫片(2)、定位架(3)、压电陶瓷片(4)、定位螺栓(5)、螺母(6)、底座(7)、动子(8)、驱动足(9)与变幅杆(10);
底座(7)放置在平整的台面上,两个定位架(3)的两端由四个定位螺栓(5)固接于底座(7)的两个边框内侧,四个定位螺栓(5)依次穿过弹簧垫片(2)、定位架(3)、底座(7)的矩形框并用四个螺母(6)固定连接,驱动足(9)中间的横梁上下表面对称粘贴有两片压电陶瓷片(4),驱动足(9)的两片压电陶瓷片(4)的极化方向相反,变幅杆(10)的侧面粘贴有四片压电陶瓷片(4),变幅杆(10)的相对侧面粘贴的压电陶瓷片(4)极化方向相反,两个连接螺栓(1)依次穿过底座(7)的矩形边框、定位架(3)及变幅杆(10)与驱动足(9)中心的螺纹孔螺纹固定连接,两个动子(8)放入底座(7)的导轨内,两个动子(8)与底座(7)的导轨间隙配合,两个动子(8)与驱动足(9)的侧面面接触配合,两个动子(8)的外侧面与驱动足(9)的圆柱体端面共面。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摩擦式弯振复合型双足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7)用正方形钢板制作,底座(7)的两侧对称加工有两个矩形边框,两个矩形边框竖直方向加工有矩形通孔,底座(7)的中心线两侧对称加工有导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摩擦式弯振复合型双足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架(3)由薄钢片制作,通过线切割加工,定位架(3)的中心加工有圆形螺纹通孔,定位架(3)的螺纹孔孔径与连接螺栓(1)的外径相同,定位架(3)的中心线两侧对称加工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孔径与定位螺栓(5)的外径相同。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摩擦式弯振复合型双足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幅杆(10)为一杆状零件,由一长方体和圆台焊接而成,长方体内接于圆台大圆面,变幅杆(10)的中心处加工一个圆形螺纹通孔,变幅杆(10)的螺纹通孔直径与连接螺栓(1)的外径相同。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摩擦式弯振复合型双足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足(9)是柱状钢材制作的哑铃型零件,驱动足(9)两端的两个圆柱体中心处加工有圆形螺纹盲孔,驱动足(9)的盲孔直径与变幅杆(10)中心处的通孔直径相同。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摩擦式弯振复合型双足压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子(8)为一长方体杆状零件,动子(8)的横截面宽度与驱动足(9)两端的圆柱体高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84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