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方法及智能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8245.9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2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18 | 分类号: | H04W8/18;H04W1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军红;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方法 智能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智能卡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第一终端的终端配置(Terminal Profile)值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判断获取的第一信息与自身存储的第二信息是否相同;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智能卡自身存储的Terminal Profile值和IMEI;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鉴权锁定操作或使所述第一终端接入网络。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智能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联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智能卡。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目前,物联网业务,可应用于穿戴设备、销售终端(POS,Point Of Sale)、车载后装(客户提车后在精品店或在别的地方购买安装的导航系统)、智能电表等市场。
物联卡资费较普通用户卡资费便宜,为了避免物联卡流放到个人用户手中,对个人用户市场造成冲击,或者发生欠费、应用到非法用途、无法追查等问题,需要将物联卡和终端进行绑定,即物联网终端和卡进行绑定后能够正常使用,将卡拔出放入其他终端则不可用。
目前,常用的绑定方式为现网中的公话机方案,但是实施该方案时,终端和智能卡都需要定制,物联网中终端定制的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智能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卡,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第一终端的终端配置(Terminal Profile)值和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判断获取的第一信息与自身存储的第二信息是否相同;所述第二信息包含所述智能卡自身存储的Terminal Profile值和IMEI;
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鉴权锁定操作或使所述第一终端接入网络。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鉴权锁定操作或使所述第一终端接入网络,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第二信息不相同时,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鉴权锁定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Terminal Profile值;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命令;所述命令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终端发送IMEI;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IMEI。
上述方案中,所述判断获取的第一信息与自身存储的第二信息是否相同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自身是否已绑定终端,当自身已绑定终端时,判断获取的第一信息与自身存储的第二信息是否相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判断自身是否已绑定终端,包括:
利用自身存储的第一标识,判断自身是否已绑定终端;所述第一标识表征绑定是否已启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自身未绑定终端时,将所述第一信息进行存储,设置所述第一标识表征绑定已启动,并使所述第一终端接入网络;存储的第一信息用于判断是否允许使用所述智能卡的终端接入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第一终端的TerminalProfile值和码IME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8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粉装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无粉尘药品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