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G53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47346.4 申请日: 2016-09-23
公开(公告)号: CN107868125A 公开(公告)日: 2018-04-03
发明(设计)人: 肖瑞平;吕凤祥;张岩;郭寺乐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7 分类号: C07K14/47;A61K38/17;A61P9/00;A61P13/12;C12N15/12
代理公司: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11517 代理人: 顾云峰,吴龙瑛
地址: 10008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mg53 突变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MG53突变体、包含所述MG53突变体的药物组合物、编码所述MG53突变体的核酸、所述MG53突变体的制备方法、以及MG53突变体在制备用于治疗心脏疾病、肾脏疾病、与细胞和/或组织损伤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Mitsugumin 53(MG53)又称为TRIM72,是三结构域蛋白(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s,TRIM)家族中的一员。MG53由N端的TRIM结构域和C端的SPRY结构域组成,TRIM结构域由依次相连的Ring、B-box、coiled-coil结构域组成(参见Chuanxi Cai et al.,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Vol.284(5),3314-3322(2009))。MG53主要表达在横纹肌中,对于骨骼肌和心脏甚至整个机体的稳态维持发挥着重要作用。之前发现,MG53具有细胞修复功能和心脏保护功能(参见,例如,Chuanxi Cai et al.,Nature Cell Biology,Vol.11,56-64(2009);CN101797375B)。另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和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PostC)中,MG53也是起保护作用的重要分子之一,MG53分子的两端可以分别与Caveolin-3以及p85-PI3K激酶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并激活下游的再灌损伤保护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途径,从而实现心肌的保护作用(参见,Chun-Mei Cao et al.,Circulation 121,2565-2574,(2010))。

虽然MG53具有细胞修复功能和心脏保护功能,但是之前的研究还发现,MG53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参与调控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MG53N端的TRIM结构域中的Ring结构域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可以与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结合,并介导它们的泛素化修饰和蛋白酶体途径的降解,进而阻遏胰岛素信号通路,导致以胰岛素抵抗为发病核心环节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类疾病(参见,例如,R.Song et al.,Nature 494,375-379,(2013);J.S.Yi et al.,Nature communications 4,2354(2013))。由此可见,野生型MG53在修复细胞、保护心脏的同时,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类疾病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是人们所不希望的。

发明概述

本申请涉及一种MG53突变体、包含所述MG53突变体的药物组合物、编码所述MG53突变体的核酸、所述MG53突变体的制备方法以及MG53突变体在制备用于治疗心脏疾病、肾脏疾病、与细胞和/或组织损伤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特别地,所述MG53突变体在具有细胞修复功能和/或心脏保护功能的同时,能够避免或减少野生型MG53所带来的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类副作用。

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MG53突变体,其中所述MG53突变体在野生型MG53的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在所述野生型MG53的coiled-coil-SPRY区域内具有至少一个丝氨酸缺失和/或突变为任何其他非丝氨酸或苏氨酸的氨基酸。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coiled-coil-SPRY区域位于野生型MG53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22-477位氨基酸区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野生型MG53来源于动物,优选地,来源于哺乳动物,例如,人、小鼠、大鼠、猴子、猪、狗等。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野生型MG53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139、SEQ ID NO:140、SEQ ID NO:141、SEQ ID NO:14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7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