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辅助睡眠中的睡眠状态识别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43777.3 | 申请日: | 2016-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8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巍;胡静;韩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桂生 |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辅助 睡眠 中的 状态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智能辅助睡眠中的睡眠状态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在智能辅助睡眠中产生的生物电信号;所述生物电信号包括脑电信号;
提取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训练的分类器模型的信号特征类型,从所述生物电信号中提取相应的信号特征数据;
识别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特征数据输入所述分类器模型,识别用户当前的睡眠状态;所述睡眠状态包括清醒、非眼快动睡眠和眼快动睡眠,非眼快动睡眠包括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睡眠期和深度睡眠期四个状态;
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脑电信号的样本熵,将该样本熵与预先计算的样本熵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样本熵大于所述样本熵阈值,则判定用户当前处于清醒状态;
所述样本熵阈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sampen_vali=sampen(y[p_start:p_end])
p_start=(i-1)*time_length*fs+1
p_end=t_start+time_length*fs-1
p_end<T·fs
式中,其中sampen_thre为样本熵阈值,sampen_vali为样本熵集合中第i个样本的样本熵,n为样本熵集合中脑电信号样本的数量,sampen为求样本熵的运算,其输入y[p_start:p_end]为脑电信号y在第p_start点开始到第p_end点为止的部分,time_length为计算样本熵的每个样本的时间长度,fs为脑电信号的采样率,T为开始采集脑电信号后的设定时间,v为设定参数;
检测非眼快动睡眠的入睡期,浅睡期,中等睡眠期和深度睡眠期四个状态包括如下步骤:从脑电信号中检测K综合波,当检测到K综合波时,判断用户当前处于非眼快动睡眠的S2周期;根据δ波波形特征从所述脑电波中检测δ波,统计检测到δ波的数量;并根据δ波的数量确定用户的非眼快动睡眠的S3和S4周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辅助睡眠中的睡眠状态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模块还用于,对生物电信号进行基线提取,计算所述基线的变化幅度;其中,所述变化幅度为基线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在生物电信号去掉基线后,对所述生物电信号进行小波分解,获得小波系数;根据小波系数计算小波系数的特征参数;包括均值、方差,峭度系数和/或斜度系数;在生物电信号去掉基线后,计算生物电信号的LZ复杂度和样本熵;
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基线的变化幅度、小波系数的特征参数、LZ复杂度和样本熵输入所述分类器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辅助睡眠中的睡眠状态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模块还用于,在小波重构中提取所述生物电信号的δ波频段、θ波频段、α波频段和β波频段的信号;计算δ波频段、θ波频段、α波频段和β波频段的能量在总能量中的比例系数;计算δ波频段,θ波频段,α波频段,β波频段能量最大的时间长度;其中,输入所述分类器模型的数据包括:所述变化幅度、特征参数、LZ复杂度、血氧饱和度参数、比例系数及样本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37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