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圈冲模取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41802.4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5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永芬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圈 冲模 取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转塔冲内圈冲模的换模导向辅助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圈冲模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转塔冲内圈冲模装入换模时,需要将模具从安装孔顶出,模具与安装孔之间属于紧配,因此需要用力顶出,但转塔下的空间不足以放入足够长的棒料,可弯曲的软管有无法提供取出模具所需的力。故此装置不合理,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圈冲模取出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圈冲模取出装置,包括取出棒和手柄,所述取出棒底端通过销钉可活动固定于所述手柄顶端。
优选的,在上述的内圈冲模取出装置中,所述手柄底部表面滚花处理。
优选的,在上述的内圈冲模取出装置中,所述手柄顶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凹槽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螺纹孔,所述通孔和螺纹孔同心。
优选的,在上述的内圈冲模取出装置中,所述手柄顶端中心设有圆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内圈冲模取出装置中,所述取出棒底端设有圆弧凸台,所述圆弧凸台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内圈冲模取出装置中,所述圆弧凸台顶端设有球面凹坑。
优选的,在上述的内圈冲模取出装置中,所述销钉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和第二凹槽。
优选的,在上述的内圈冲模取出装置中,所述取出棒和手柄之间设有弹簧和钢珠,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圆孔,所述钢珠设于所述球面凹坑和所述弹簧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的内圈冲模取出装置中,所述取出棒顶端设有台阶轴,所述台阶轴背离所述圆弧凸台端设有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取材简单,易于加工,同时本新型装置中间连接处可折弯,解决了空间不够的难题,放入模具安装孔后可折回,使得模具取出工作变得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内圈冲模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取出棒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销钉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内圈冲模取出装置,包括取出棒01和手柄02,取出棒01底端通过销钉03可活动固定于手柄02顶端,选材常见,成本低廉,同时本新型装置中间连接处可折弯,解决了空间不够的难题,放入模具安装孔后可折回,使得模具取出工作变得容易操作。
进一步地,手柄02底部表面滚花处理0201,增加手持时的摩擦,便于拿取以及用力。
进一步地,手柄02顶端设有第一凹槽0202,凹槽0202两侧壁分别设有第一通孔0203和螺纹孔0204,第一通孔0203和螺纹孔0204同心,用于和取出棒01连接。
进一步地,手柄02顶端中心设有圆孔0205,用于安装弹簧05和钢珠04。
进一步地,取出棒01底端设有圆弧凸台0101,圆弧凸台0101设有第二通孔0102,用于和手柄02连接。
进一步地,圆弧凸台0101顶端设有球面凹坑0103,用于固定钢珠04,同时使得弹簧05传递的力均匀作用在取出棒01上。
进一步地,销钉03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0301和第二凹槽0302,外螺纹0301与螺纹孔0204配合连接固定取出棒01和手柄02。
进一步地,取出棒01和手柄02之间设有弹簧05和钢珠04,弹簧05设于圆孔0205,钢珠04设于球面凹坑0103和弹簧05之间,使得弹簧05传递的力均匀作用在取出棒01上。
进一步地,取出棒01顶端设有台阶轴0104,台阶轴0104背离圆弧凸台0101端设有倒角,放入安装孔时起导向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永芬,未经吴永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1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可自动调控的注水石头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甲壳素碱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