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O@CuFe2O4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39464.0 | 申请日: | 2016-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9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萍;王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o cufe2o4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尖晶石结构的CuO@CuFe2O4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uO纳米晶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无机材料,具有独特的电,磁以及催化性能,在超导,磁相转化,气体传感以及有机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常见的CuO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有络合沉淀法、室温固相法、超声法以及醇热法等。
纳米纤维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表面积大,导致其表面能和活性的增大, 从而产生了小尺寸效应、表面或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在化学、物理(热、光、电磁等)性质方面表现出特异性。CuFe2O4是一种稳定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特性,可作为锂电池阳极使用,也可与其他材料复合制成良好的催化剂。文献《尖晶石型CuFe2O4多孔级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但该纳米纤维是由单一的CuFe2O4组成,为多孔纳米结构,其晶体生长不完全,且制备方法不明确。现有技术中制备的CuFe2O4纳米结构均为单一的组分,目前尚未有两相复合的纳米管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CuO@CuFe2O4纳米管,将含有Cu2+与Fe3+的前驱体溶液制成前躯体纤维,经特定的煅烧制度得到表面分布有CuO纳米颗粒的CuFe2O4纳米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CuO@CuFe2O4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uO@CuFe2O4纳米管,所述CuO颗粒均匀地附着在CuFe2O4纳米管的表面,CuO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0-100nm;所述CuFe2O4纳米管直径为100-300nm,CuFe2O4纳米管由CuFe2O4纳米颗粒构成,CuFe2O4纳米颗粒直径为30-70nm,纳米管的壁厚为30-7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CuO@CuFe2O4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硝酸铜和硝酸铁固体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二甲基甲酰胺搅拌得到透明溶液;
(2)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在磁力搅拌下缓慢加入步骤(1)所获得的透明溶液中,密封,在常温下搅拌8-10h,得纺丝原液;
(3)将上述纺丝原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前驱体纤维;
(4)将步骤(3)得到的前驱体纤维进行煅烧,得到 CuO@CuFe2O4纳米管。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硝酸铜与硝酸铁的摩尔比为1.1-1.7:2。
上述硝酸铜和硝酸铁在DMF中的总浓度为0.25-0.35 M。
进一步的,步骤(2)中,PVP单体浓度与Cu盐和Fe盐的摩尔比为14-22:1.1-1.7:2。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静电纺丝采用的喷丝针头内径为0.8mm,施加电压18KV,推进速率0.002m/s,固化距离15cm。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煅烧为:先将样品放在烘箱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50℃,保温1h;然后以1-1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600℃,保温1h,之后随炉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9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