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湿快干的微纳米级再生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8921.4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棉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5/02;B32B9/04;B32B5/26;B32B5/06;B32B7/08;B32B33/00;B32B37/10;B32B37/06;B32B37/00;B27J1/00;B27K5/06;B27L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干 纳米 再生 纤维 无纺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湿快干的微纳米级再生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竹片浸泡于脱胶溶液中,在加热加压下蒸煮、水洗、分丝、还原、软化、梳纤得到竹原长纤维和竹原短纤维;将竹原短纤维经纤维素酶酶解得到竹纤维纳米晶须;将竹原长纤维形成第一吸收层,然后将竹纤维纳米晶须加入再生蚕丝蛋白溶液中形成纺丝液,在第一吸收层的表面,纺丝形成过渡层,再在过渡层上均匀铺设竹原长纤维形成第二吸收层,第一吸收层、过渡层和第二吸收层形成坯布经针刺加固和热压成型,得到导湿快干的微纳米级再生纤维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湿快干的微纳米级再生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舒适是夏季面料最主要的参考主要因素,而热舒适性主要取决与人体本身产生的热量和向环境散发热量之间能量交换的平衡,人体通过自身的体温调节机制维持身体的热平衡,这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皮肤表面水分的散失分为气态汗和液态汗,气态汗湿指人体每时每刻从皮肤表面蒸发的水分,气态汗的传导主要通过织物的孔隙,与织物的透气性关系密切,液态汗是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皮肤温度,尤其是在剧烈运动时,皮肤和人体之间舒适的热平衡被打破,人体汗腺分泌的液态汗,此时,液态汗与气态汗同时存在,要是皮肤与织物之间不呈现高湿热状态,需要织物能迅速地将液态汗和气态汗尽快地传输到织物外表面,再蒸发扩散到外界环境中,这与织物的吸湿快干关系密切。
目前,具有吸湿快干织物多是基于具有导湿快干功能的纤维和纱线,如coolmax聚酯纤维、dri-release高吸湿放湿纱、Y形截面涤纶纤维、hygra高吸水纤维、technofine聚酯纤维、coolbst差别化短纤和quup高吸湿尼龙纱等。由此可知,目前的吸湿排汗纤维都是针对化学纤维进行物理或者化学改性,使其表面具有沟槽,形成毛细效应,从而实现吸湿、排汗和透气特性。但是化学纤维的手感、舒适、亲肤性能远低于天然纤维,因此开发一种基于天然纤维的导湿快干织物显得十分必要。
中国专利CN 105597136A公开的一种导湿快干的伤口敷料,该伤口敷料包括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和中间层,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由粘胶纤维和聚酯纤维制成的无纺布,中间层为无纺棉纱布或者活性炭纤维构成,还包括内部负载了芦荟和抗菌剂的三维网状聚乙烯醇,通过针刺技术和将三者复合,并通过热处理得到平滑的表面,该方法制备的伤口辅料具有吸湿性梯度设计,接触伤口的吸收层吸湿性低,原理伤口一层吸湿性高,内层主要起透湿作用,外层吸湿,因此使辅料具有毛细管效应,纤维中毛细管两端的水势能压力差所产生的负压吸力而使渗液及毒素通过敷料的引流作用排出,还具有抑菌防菌的作用。中国文献(“单向导湿非织造材料的研究”,周晓洁,武汉纺织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公开的单向导湿非织造材料,是对纯棉水刺非织造布的表面分别进行拒水整理和亲水整理,使材料具有一面亲水而另一面拒水的亲疏水双侧结构,获得单向导湿功能。由上述现有技术可知,为了使天然纤维或者天然再生纤维具有导湿快干的性能,可以借助功能性化学纤维或者从结构方面使织物的内部的吸湿性产生阶梯性变化,从而实现导湿快干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湿快干的微纳米级再生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该微纳米再生纤维无纺布包括第一吸收层、第二吸收层和过渡层,第一吸收层和第二吸收层都有竹原纤维构成,过渡层由含纤维素晶须的再生蚕丝纤维构成,从结构上和纤维性能上形成吸湿阶梯,实现导湿快干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湿快干的微纳米级再生纤维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竹材取出枝节与尖梢,切成竹片,将竹片浸泡于脱胶溶液中,在加热加压下蒸煮、水洗、分丝、还原、软化、梳纤得到竹原长纤维和竹原短纤维;
(2)将步骤(1)制备的竹原短纤维加入纤维素酶溶液中,恒温搅拌,用蒸馏水洗涤产物,冷冻干燥,得到竹纤维纳米晶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棉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棉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89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