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子计时器的制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38111.9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1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葛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顺英 |
主分类号: | G04B47/00 | 分类号: | G04B47/00;G04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 计时器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计时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计时器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越来越忙碌,需要记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所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事项提醒装置,从最简单的手工记录到闹钟到手机、电脑提醒软件等,提醒的方式也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但是以往的事项提醒方式都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够完全满足随身携带,即时提醒的要求,比如手机、电脑不一定会随时携带,而且在有些场合中手机或电脑并不方便携带,同时也会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此,就会造成提醒事项的遗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推出了一种电子计时器,包括表带、表盘、显示屏、语音芯片、控制芯片、震动模块、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三按钮、话筒、扬声器、耳机插孔和报警器,表盘的两边侧连接表带,表盘的上表面镶嵌显示屏,表盘的内部设有语音芯片、控制芯片和震动模块,表盘的边侧还设有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三按钮、话筒、扬声器和耳机插孔,话筒、扬声器和耳机插孔均通过导线连接语音芯片,显示屏、震动模块、第一按钮、第二按钮和第三按钮均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芯片,语音芯片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芯片。显示屏的边缘设有报警器,报警器连接扬声器,报警器通过导线连接语音芯片。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控制芯片设置在箱体中,在工作时将会温度升高,而目前用来安置控制芯片的箱体往往只是于箱体的边壁上开着出气槽,然而此类架构的制冷效率很低,运行周期不短的条件下,将会对箱体内的控制芯片部件的性能带来负面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计时器的制冷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制冷效率很低将会对箱体内的控制芯片部件的性能带来负面作用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计时器的制冷装置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电子计时器的制冷装置,包括表带1、表盘2、显示屏3、语音芯片4、控制芯片5、震动模块6、第一按钮7、第二按钮8、第三按钮9、话筒10、扬声器11、耳机插孔12和报警器13,表盘2的两边侧连接表带1,表盘2的上表面镶嵌显示屏3,表盘2的内部设有语音芯片4、控制芯片5和震动模块6,表盘2的边侧还设有第一按钮7、第二按钮8、第三按钮9、话筒10、扬声器11和耳机插孔12,话筒10、扬声器11和耳机插孔12均通过导线连接语音芯片4,显示屏3、震动模块6、第一按钮7、第二按钮8和第三按钮9均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芯片5,语音芯片4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芯片5;
所述控制芯片放置在设置在箱子中,所述箱子含有箱体K1、窗体K2与顶壁板K3,所述窗体K2安装在箱体K1的一个边壁上,所述顶壁板K3设在箱体K1的顶端,所述箱体K1的顶端一边设有铰链K4,所述铰链K4同面板K5相连,所述顶壁板K3上开有自上而下的贯通槽K6,所述贯通槽K6上架设着第一筛孔板,环绕所述顶壁板K3的边沿上设有条状凸起K7,所述条状凸起K7同所述箱体K1的里面相通,所述条状凸起K7上开有若干出气槽K8,若干所述出气槽K8分布为并排的两列,在所述窗体K2的外表面上自上而下安装着格栅板,所述窗体K2的上部还开有同箱体K1内部相通的第一贯通腔道,第二筛孔板K9经过第一连接框K12焊接于所述第一贯通腔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贯通腔道的内还设置着出气机,所述窗体K2的下部还开有同箱体K1内部相通的第二贯通腔道,所述第一贯通腔道位于第二贯通腔道的更高位置,所述第二贯通腔道中设置着第二进气机K10,所述第二进气机K10经由第二连接框K13焊接在第二贯通腔道中,在所述第二贯通腔道中还架设着第三筛孔板K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结合温度低的气流朝下流动,温度高的气流朝上流动的规律,能够实现箱体里面制冷并供给箱体中外部气流,制冷效率高,另外附加筛孔板,可实现阻止较大颗粒的杂质流入箱体中,这样更能改善箱体中控制芯片部件平稳运作,增大控制芯片部件的工作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电子计时器的制冷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顺英,未经葛顺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8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