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抽油井的脱气沉砂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7107.0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2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伦;李进光;任明莲;宁志海;许晶;杜沙;刘莎莎;韩文华;吴蓓;范昆仑;高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 |
代理公司: | 11138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气 沉砂管柱 套管悬挂器 生产管柱 卡瓦式 侧壁 沉砂区 套管 沉砂效果 沉砂装置 管壁上沿 间隔套装 上下连通 石油开发 油层 抽油井 过流孔 通液孔 管壁 丝堵 下端 悬置 原油 外部 流动 | ||
1.一种用于抽油井的脱气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沉砂装置包括悬置在套管(4)内部,同时套设在生产管柱(5)外部的脱气沉砂管柱(1);
两个卡瓦式套管悬挂器(2),自上而下间隔套装在所述脱气沉砂管柱(1)管壁上;
丝堵(3),设置在所述脱气沉砂管柱(1)下端;
两个所述卡瓦式套管悬挂器(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上下连通的过流孔(201);
所述脱气沉砂管柱(1)的位于两个所述卡瓦式套管悬挂器(2)之间的管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通液孔(101);
所述脱气沉砂管柱(1)与所述套管(4)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沉砂区,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流区;所述脱气沉砂管柱(1)与所述生产管柱(5)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沉砂区,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流区;
所述卡瓦式套管悬挂器(2)包括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倒圆台结构的卡瓦本体(202);
多个卡瓦牙滑道(203),自上而下地设置在所述卡瓦本体(202)的外壁上,所述卡瓦牙滑道(203)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卡瓦牙(204)进行限位;
多个卡瓦牙(204),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多个所述卡瓦牙滑道(203)中;
所述卡瓦本体(20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脱气沉砂管柱(1)的过管孔,所述过流孔(201)自上而下地穿过所述卡瓦本体(202)的壁;
所述卡瓦牙(204)为楔形块状,所述卡瓦牙(204)的第一侧面与所述卡瓦牙滑道(203)相适配地可滑动连接,所述卡瓦牙(204)的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多个自上而下顺次排布的齿牙;
当所述卡瓦牙(204)滑动至所述卡瓦牙滑道(203)的上端时,所述齿牙与所述套管(4)的内壁紧密接触;
所述卡瓦牙(204)的材质为硬质橡胶;
所述脱气沉砂管柱(1)的高度为所述生产管柱(5)的高度的1/30-1/15;
所述第一沉砂区和所述第二沉砂区的高度均为10m-25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抽油井的脱气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沉砂管柱(1)的外壁与所述过管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抽油井的脱气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201)的数量为4-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抽油井的脱气沉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牙的数量为3-6。
5.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对抽油井进行脱气沉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脱气沉砂管柱(1)下入到套管(4)内的预定深度处后,通过两个卡瓦式套管悬挂器(2)悬置于所述套管(4)的内壁上,形成第一过流区和第一沉砂区;
将生产管柱(5)悬置于所述脱气沉砂管柱(1)内,形成第二过流区和第二沉砂区;
进行抽油作业,油层产出的原油首先进入所述第一过流区进行第一沉砂处理,使所述原油中混杂的第一部分砂粒沉降至所述第一沉砂区,经所述第一沉砂处理后的所述原油经下部的卡瓦式套管悬挂器(2)上的过流孔(201)继续向上运动,一部分通过多个所述通液孔(101)进入所述第二过流区,另一部分经上部的卡瓦式套管悬挂器(2)上的过流孔(201)绕所述脱气沉砂管柱(1)顶端进入所述第二过流区,并在所述第二过流区内进行第二沉砂处理,使所述原油中混杂的第二部分砂粒沉降至所述第二沉砂区;经所述第二沉砂处理后的所述原油通过所述生产管柱(5)进行第三沉砂处理,使所述原油中混杂的第三部分砂粒沉降至所述生产管柱(5)的底部;经所述第三沉砂处理后的所述原油随后通过所述生产管柱(5)举升至抽油井的井口并收集;
在进行所述第一沉砂处理、所述第二沉砂处理、所述第三沉砂处理的过程中,所述原油分别在所述第一过流区、所述第二过流区、所述生产管柱(5)中进行第一脱气处理、第二脱气处理和第三脱气处理,使所述原油中混杂的油气上行至所述抽油井的井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71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