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机动车用的流体容器的方法以及相应的流体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6806.3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5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M·林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7;B29L31/00 |
代理公司: | 11247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机动车 流体 容器 方法 以及 相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用的流体容器(1)的方法,其中流体容器(1)具有至少两个通过注塑构成的分外壳(2)。在此规定,分外壳(2)中的至少一个分外壳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开以及与相应的分外壳(2)的侧壁(8)间隔开的凸起(10),所述凸起在注塑分外壳(2)期间以从模具脱落的方式构成。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流体容器(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用的流体容器的方法,其中流体容器由至少两个通过注塑构成的分外壳组成。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容器。
背景技术
流体容器例如用于暂时存储机动车用的工作介质。流体容器就此而言可以设计成工作介质箱。特别优选地,燃料、润滑剂或还原剂被用作工作介质,其中还原剂可以用于进行排气净化。工作介质优选以液体的形式存在,在还原剂的情况下例如作为尿素溶液等。在机动车行驶运动期间沿不同方向出现加速度。由于这种加速度或者说其惯性,工作介质在流体容器中移动,从而可能形成干扰噪声、例如晃动噪声。
发明内容
现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制造机动车用的流体容器的方法,所述方法相对于已知的方法具有下述优点,特别是能更简单地且成本更为经济地制造流体容器。
上述情况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下文所述的特征的方法来实现。在此规定,分外壳中的至少一个分外壳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开以及与相应的分外壳的侧壁间隔开的凸起,所述凸起在注塑分外壳期间以从模具脱落的方式构成。
流体容器具有至少两个分别通过注塑构成的分外壳。分外壳的构成或者说制造以彼此无关的方式实现。在制造分外壳之后,这些分外壳被组装并且彼此固定,例如以形状配合、力配合和/或材料配合的方式,其中优选后者。例如分外壳借助热作用彼此连接,例如彼此焊接。分外壳优选由塑料、特别是相同的塑料制成。分外壳以下述方式构成:在其组装之后包围、优选完全包围流体腔,其中能暂时存储工作介质。
为了在机动车行驶运行期间避免前面所述的不希望的噪音形成,可以在流体容器中、即在其流体腔中布置阻尼元件。例如阻尼元件在组装流体容器之前被固定在分外壳上或者说分外壳中的至少一个上,然后由分外壳组装流体容器。然而为此需要附加的工作步骤,即制备阻尼元件和在至少一个分外壳上进行固定。而且用于仓储的费用较高,因为除了分外壳还必须附加地提供阻尼元件。
因此规定,阻尼元件与各分外壳或者说所述至少一个分外壳集成。为此目的,分外壳在注塑期间就具有凸起,所述凸起随后作为阻尼元件存在于分外壳上。优选地,在分外壳上设有多个这种凸起。凸起从分外壳的相应底部引出,即优选与底部一体构成或者说注塑到其上。
然而,所述凸起与分外壳的侧壁间隔开地布置,即没有或至少不直接地、例如仅间接地通过分外壳的底部与侧壁接触。分外壳的侧壁从底部引出。例如底部在其朝向流体容器的流体腔的一侧上绝大部分或甚至完全平面地构成。而侧壁则关于底部呈角度并且从底部向前延伸、特别是朝向相应的另外的分外壳。
凸起彼此间隔开。这意味着,没有任何任一个凸起与凸起中的其它凸起连接或者说直接接触。而是,凸起优选彼此平行地从分外壳的底部向前延伸并且仅通过底部彼此连接。凸起以下述方式形成,所述凸起在注塑分外壳期间能以从模具脱落的方式形成。这应理解成,所述凸起能与分外壳或者说分外壳的基体一起——凸起从该基体引出——容易地脱模,即能从注塑模型中取出。就此而言,凸起在无下切(Hinterschnitte)或类似手段的情况下存在于分外壳上。
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提出,所述凸起的高度小于相应的分外壳的高度。分外壳具有确定的高度,所述高度基本上由侧壁沿与分外壳的底部背离的方向的延展尺寸决定。例如分外壳的高度相当于其沿垂直于底部的方向的最大延展尺寸。凸起在此总体上具有小于分外壳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6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